第131页

北洋[校对版] 戒念 3756 字 2022-11-12

除非日本在将来某个时刻对美国发动一场战争击败美国,不然想越过美国侵吞整个朝鲜,这个难度对日本而言实在是太高了。美国在朝投资仅是一个开始,但日本的工业相对于中国还不如,更不要说跟美国人对抗了,美国在朝鲜横插一脚势必会对中国和日本的轻重工业造成相当大的压力。

中国至少还有谭延闿为首团结了众多民族资本,这几年在轻重工业上都有了长足发展,但日本可没有类似的人物,而且日本由于甲午战争对国内产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原本就不发达的工业甚至都停止了生产。就算日本在获得赔款后,清政府的重建北洋海军计划和本来战争中所购买的战舰极大的刺激了日本的海上安全神经,从赔款中也下拨了专项巨款用以购买海军战舰。

可惜日本不像中国有大型钢铁企业和众多配套军工生产企业,再加上谭延闿费尽心机弄来的各种技术专利和机械设备,并且对人才的配备也做了极大的调整,中国已经可以自己设计、建造排水量在六七千吨左右的高速巡洋舰了。日本尽管有过建造三景舰的经历,可是从壳体到内部核心设备都是从国外进口,而中国则恰恰相反,只有少部分构件是从外国进口的,两者自造战舰的成本显然相差甚远。

日本人从来都不缺间谍,尽管谭延闿已经非常注意将旅顺和威海卫的海军基地增强保卫了,可是日本人似乎还是能够知道北洋海军这天生的大敌每一步动向。谭延闿为此还在旅顺口海军基地成立了一支专门对付间谍的保密工作队伍,对整个旅顺口周边的商贩、居民从祖宗八代查起好好梳理了一通,当然抓住了小鱼小虾两三条。最终的结果便是这些小虾米绝对不可能对北洋海军目前还停放在船坞中的战舰这么清楚,唯一的来源便是专门呈送给朝廷的奏折文书一类的东西了。

所谓家贼难防,谭延闿也知道日本的情报工作无论在开展的时间和力度上都不是中国所能够比得了的,人家日本人手里现在所掌握的旅顺口地图恐怕比自己墙上挂的那幅还要精确这也是没准的事。日本人在动手之前的先期信息探查工作一向做得很好,这里面离不开间谍的协助,不过日本人对于北洋的刺探也仅限于纸面数据一类,北洋海陆两军对外演习都没有向日本人开放,就是小站兵营也从来没有进过一个日本人。

让日本人持续的对北洋海陆两军保持神秘感,这也是拖延两国战争的一个办法,或者要么你就要表现的比日本的兵力强大的多,以此来震慑日本的野心。除此之外,谭延闿还真的一时想不起来应对日本的好办法。

“陈先生,这是我们自造的最先进的鱼雷快舰,排水量450吨,因为采用了改进后的蒸汽机,马力可以达到7000匹,航速31节,双连装356毫米回旋式鱼雷发射管两具,还有450毫米固定式鱼雷发射管一具!该舰武备还有一门104毫米的速射炮,哈乞开司37毫米炮六门,当然如果你们愿意,这六门哈乞开司炮也可以换成格鲁森47毫米炮,或者是再向上添加也可以……其实这艘鱼雷快舰的武备原本计划装两门104毫米速射炮和十门小口径炮,但是为了提高航速和稳定性,我们将武备基本上削减了一半,不过要是加装的话对我们而言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谭延闿笑着说道。

这位陈先生就是湖广总督张之洞幕友堂中的陈念礽,也曾是早年的留美幼童之一,不过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身份——他是张之洞的幕僚兼挚友桑致平的儿子,只不过因为肃顺一事牵连,桑致平作为肃顺府中的一个重要幕僚曾经起草过辛酉年的那几篇奏折,其中之一便是要干掉慈禧太后,肃顺出事之后桑致平隐姓埋名远走他方,而和肃顺府中丫环所生的这个孩子便失去了联系,最后还是在张之洞任两广总督之时才偶然找到了他们母子两人。

谭延闿将福建船政局连人才带设备挖了个底朝天,其中精华全部转移到了旅顺海军基地谋求自造战舰。这件事谭延闿可以忘记,但是张之洞、刘坤一和边宝泉可不会忘,这三个权倾南方的总督可是时刻惦记着谭延闿能不能在旅顺依托雄厚的资金实力来搞出新式战舰来。

当谭延闿还在山东、河南两省主持剿匪事宜之时,张之洞的电报便像催命鬼一样跟着他的屁股后面追了过来。这个债主的来头实在太大,谭延闿也得罪不起,况且现在芦汉铁路全线分段开工,铁路施工还有提供铁轨的汉阳钢铁厂可都在人家的地头上,得罪了张之洞恐怕没有他好果子吃。在接到电报后,谭延闿马不停蹄的赶到威海卫直接上船直奔旅顺,他前脚刚到旅顺,后面的陈念礽便也跟着到了。

谭延闿可是非常重视这个六省三总督的代表,因为陈念礽的到来一方面是看看旅顺的造船计划进行的怎么样了,再者这三个总督所统辖的六个省关系到南方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的海防江防。按照当年清廷所定下的计划是先北洋海军成军,然后再拓展到南方,慈禧太后过寿用渤海换了昆明湖,连北洋水师在经费上都是捉襟见肘,更不要说地位还在北洋海军之下的南方海军和江防水军了。

张之洞、刘坤一的地盘都是长江江防还好说些,可是闽浙总督边宝泉的地盘可是福建、浙江。光绪十八年后,南洋只得“将现有兵轮暂减人数,以为节饷添船之计,仍俟等有款项购办铁甲等舰”。然而两年过去了,非但铁甲舰、快船毫无踪影,连原有的舰艇都朽坏不堪,所以两江总督、南洋大臣刘坤一决定“不得不就现时饷力,择要图维”。他把目光瞄准了鱼雷艇,他认为“鱼雷炮艇战守兼资,实为水师利器,购价既廉,养船之费亦省。”甲午战争开打前一个月,刘坤一以“南洋江南兼防,整顿水师实为当务之急”为名,上奏朝廷,提出向德国订购4艘鱼雷艇。

和李鸿章所订购的飞霆、飞鹰两舰一样,刘坤一所订购的四艘鱼雷艇也因为甲午战争中各国列强中立原则而被扣,直到光绪二十一年六月才从德国港口开出回到中国。这四艘鱼雷艇加起来一共是一百多万马克,折合白银差不多是四十多万两的样子,在谭延闿看来这四艘鱼雷艇无论在性能还是实用性上都远比不上自己现在的国产货。

陈念礽并不是出身福建马尾船政局,他在美国留学的时候攻读的是冶金和机械,在他所带领的一支四人考察团中,只有他不是干海军的,不过谭延闿却对他非常熟悉——没有办法,谭延闿自己的汉阳钢铁厂可是对这种人才缺乏的很。

其实不光是陈念礽,谭延闿对那些当年的留美幼童都是“垂涎三尺”,可惜他动手实在是有些晚了,甲午战争之后各省督抚都明白了人才的重要性,说不上是重用,但是这些人才确实是在洋务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这些人才中,质量最高的当然是首推当年的留美幼童,总共才一百多个留美幼童,谭延闿挖到手中的也有四十多个,他们全部都在直隶总督府幕友堂中干过一阵,然后被分配到各个重要岗位上。只是其中的唐绍仪因为和袁大头的关系实在是太深,谭延闿没有敢施以重用,其他的说不上是人尽其才,但也绝对不会让他们重走詹天佑的老路,算是对得起他们的身价。

谭延闿以为他挖到的留美幼童不多,但是各省督抚的肚子里面还不知道对他怎么腹诽。早先收购汉阳钢铁厂的时候,这个陈念礽也进入了谭延闿的视线,可惜因为这个人的身份实在是太过特殊,陈念礽还有一个更要命的身份——张之洞的女婿。谭延闿就算再能挖墙脚,也不可能将张之洞的女婿弄到自己的麾下当小兵,不过陈念礽也答应帮助谭延闿在湖北的汉阳钢铁厂中办速成技术学校,并且帮助编写冶金、矿产的教材,再就是从张之洞的幕府中将同是留美幼童的梁普给挖了过来,算是稍微弥补了一下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