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页

北洋[校对版] 戒念 3006 字 2022-11-12

谭延闿不懂军事,尽管他也没有少向弗里德里希讨教行军作战问题,甚至还将他所能够得到的西方近代军事书籍都翻看了数遍,但是打仗这种事情不是纸上谈兵就可以的。最明显的例子便是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日本人运气几乎好到了极点,主力战舰居然一艘也没有被击沉,就连他都认为老天是不是帮着日本人开作弊器。

不过谭延闿认为方伯谦的想法也是立得住脚,集中优势兵力和对手做决战准备,陆军走陆路进入朝鲜也未必不是坏事,毕竟决定中日胜负的还是在海军上。济远舰光是听名字至少也是和大名鼎鼎的致远舰一个级别的战舰,作战能力在数据上绝对是一艘先进的主力战舰,要真是被日本人以优势兵力围在海上,这中日决战还没有开始,济远舰的损失无疑会在士气上极大打击北洋水师。

不过从济远舰护航这件事上来看,谭延闿也清楚李鸿章这只老狐狸是靠不住的——他想速战速决以最快的速度在日本人下手之前便解决朝鲜问题,以拖延中日对决的时间,说不得从根本上还是打着妥协的主意。不过以谭延闿对日本人的了解,显然李鸿章的小算盘是不现实的,就算这一次避过去,日本的军费开支是如此庞大,这个小小的岛国要是再这么扩军下去,还没有开战便把自己给拖死了,日本人是不会干这样的傻事的,他们绝对会抓住任何一个细小的机会和中国打上一场,进行战争赌博。

“尽管日本灼灼逼人的态势已经锋芒毕露,但是老李同学还是用老眼光来看待日本。想侥幸逃脱是不可能的,该打的仗还是要打躲是躲不过的,不过老李现在至少手里面也有了点本钱,以前是不下注,现在心中多少有些想法还是做了一定的准备,总比历史上消极避战被动挨打的好!”谭延闿心中暗自想到。

现在中日两国的局势倒是让谭延闿想到前生中电影中的两个赌徒,不断的加注,老李想退无奈桌面上的赌注下得有些多了,不得不和日本人耗到底,陪着继续向上加注。等到两个赌红眼的赌徒不得不面临比较双方最后底牌的时候,这战争也就自然而然的到来了。

“现在就看老李同学还能够赌多少了,最好让他的身家本钱全部投进去,否则他还是会怀有心存侥幸的想法!”谭延闿紧紧身上的披风,这是方榕卿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所能够找到唯一可以抵御北方严寒的衣物了,想到这里他心中不禁有一丝暖流在流淌。

不过令谭延闿心中非常遗憾的是这次济远舰护航一千五百淮练奔赴朝鲜靖难,船上领头的人便是直隶提督叶志超和太原镇总兵聂士成。这样一来谭延闿想要不动声色的毒杀叶志超也变成了泡影,现在他只有乞求老天,让这只招商轮在半路上就碰到日本人的舰队,直接干掉叶志超就好了,不过这样的可能无限趋近于零。

在济远舰队从天津起航八个小时后,天津直隶总督署衙门才在李鸿章的命令下,依据《天津条约》向日本驻京公使发送了“中国发兵代朝鲜剿东学党,别无他意,剿灭即行撤兵”,此时无论是天津电报房还是北京电报房都同时出现故障,日本公使的电报无法转回日本,而李鸿章则在一边看着上蹿下跳的日本公使冷笑。

这个时代还没有无线电报,日本人想要把电报传回国内就必须通过天津电报房来发送电报,经过海底电缆传送回日本。李鸿章的手下盛宣怀控制着中国的电报业,至少在北方所有的电报都是要过北洋的手,大脑袋的一句话让中国北方的电报出点问题,这实在是太简单了,而且还让日本人无话可说——电报线被乱民在下午的时候剪断成数截,结电线非常容易,但是寻找断点却非常麻烦,要想接通的话要等明天早上了。

“等日本人知道朝鲜的事情的时候,老夫的淮练早就在汉城了!”李鸿章心中颇为得意的想到。

谭延闿没有想到此时在天津港口的除了他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人物悄无声息的在天津港上船,不过他上的船不是客轮也非军舰——北洋水师海宴轮,此人便是头发花白的李鸿章,而他这么晚登上海宴轮之后并没有要求起锚航行,而是一个人走进座舱。

船舱内灯光闪烁,照耀在船舱内的各种西洋银器上耀眼夺目,船舱内最显眼的便是一张长桌,围绕长桌的是十几把精雕细刻的西洋样式的高背木椅,最上首是一张高脚的两人沙发。李鸿章走到沙发旁边,轻轻扶着沙发的把手,突然猛地一拍长桌。舱门被迅速推开,十几个亲兵持枪涌了进来,可是当看到舱中只有李鸿章一人的时候,这些亲兵都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去做。

李鸿章仿佛在拍完桌子后全身都抽干了力气一般,慢慢地挥挥手说道:“出去!熄灯!!”

船舱中的电灯被亲兵们一盏盏的熄灭了,然后小心翼翼的退出去,在一片黑暗中只留下了李鸿章一个人坐在双人沙发上一动不动。虽然在电报上他李鸿章占了个先手,大清驻日公使汪凤藻的电报让他下定决心快速解决朝鲜问题,至于日本,就让他们的议院和内阁和稀泥去吧!不过今天下午他在召见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的时候又惹了一肚子的火——丁汝昌来见他是因为中日上空的战争气氛越来越浓厚,丁汝昌是淮军的老人,以步兵出身来统领一班福建马尾海军学堂的毕业生舰长自然是有些力不从心,不过这不代表丁汝昌没有能力,事实上他还是以传统的将帅之道来调教手下一帮子眼高于顶的管带们,一路上磕磕绊绊倒也没有出什么岔子,这主要得益于北洋水师成立至今还没有碰到过战争。

这一次和往常不一样,丁汝昌知道现在中日两国都已经到了悬崖边上了,首当其冲的便是他的北洋水师,可是北洋水师的目前的状况实在是糟糕透顶,为了增大自己的胜算,他今天下午来到直隶总督署衙门面见李鸿章,请求火速为北洋水师增添新式速射格林机炮。李鸿章此时手中哪里还有银子来购买格林机炮?就是买来了也赶不上他心中的定局了,丁汝昌有些态度消极,惹的李鸿章大发怒火,两人不欢而散,李鸿章心情郁闷之下便想到了停在天津的海宴轮。

海宴轮原本是为了原定一个月后的第三次北洋水师大阅而来的,现在李鸿章已经紧急取消了这次阅兵,不过这艘船让他想到了一位故人,心情郁闷之下他便来到这里登上海宴轮。从太平天国时代开始,咸丰皇帝死后,咸丰的两个弟弟相继出任了事实上的辅佐国政的摄政王,李鸿章和他们都建立起了良好的关系,互为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