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抬头,就见马周依旧淡淡的笑道,“殿下,你是否在思虑太子所提出的条件呢?”
李恪没有说话,显然是默认了马周的话中意思。
“殿下这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马周笑道。
“宾王难道已经猜测出了太子李承乾的条件?”李恪问道。
“距离大唐跟吐谷浑交战还有数月时间,而新军随编练已经三年有余,但战力依旧平平,根本就不足以跟吐谷浑一战,由此可见李绩于练兵一途资质平平,想要李绩顺利的担任行军大总管,统帅大唐攻打突厥的兵马,实属不易,就上述这一点劣迹,就足以让他难以登上总管之位。”马周继续分析道。“所以,太子和长孙无忌对于推荐李绩为大唐对突厥开战的行军大总管心里也没谱,只要东王李泰反对,他们就难以招架,在这种情况下殿下对皇上的建议显得尤为重要,这便是殿下的第一个筹码,有了这个筹码,太子一方还能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呢?”
李恪听的很认真,不断的点头,他觉得马周分析的很对,今天两仪殿李世民询问自己唐军统帅的人选谁能担当,他不就是对李绩还有点不放心吗?
想到此处,李恪在想想朝中势力,只要东王李泰支持,李承乾支持,自己个李孝恭、李道宗的关系很好,他们也不反对,萧禹自然不会反对,魏征也没有反对理由。如此,李恪还真觉得这个建议可行!
“宾王,这个问题牵涉很多人,我们还需要慎重行事,你回去之后再跟大家商量商量吧!不能马虎大意。本王这几天也去见见东王李泰和太子李承乾,听听他们的口风!”李恪郑重的向马周说道。
“微臣明白!”马周恭敬的道。
将三人送出了书房,李恪在书房中思量了很久,根本就没有困意。
子时的时候,杨恩走进书房,看到李恪依然在椅子沉默不语。
“殿下,你改下休息了!”杨恩向李恪说道。
“杨老,你觉得马周的办法可行否?”李恪向杨恩问道,对于杨恩这个隋室老内侍,李恪一点都不敢怠慢,而李恪觉得杨恩的建议对自己做出的决定也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要是公主能够主宰后宫,老奴也很高兴!”杨恩缓缓的说道,“可老奴很清楚,其中的阻力何其大啊!”
“是啊——”李恪叹息一声道,听杨恩的意思,他也是支持马周的建议。
随即,李恪对杨恩说道,“杨老,有什么可以教本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