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页

颉利正在犹豫是否就此痛快的答应李恪的条件,见琅德主动请缨想跟陈其一决高下。突然心里有了主意。他没有回答琅德的请求,而是将目光转向李恪,“如果殿下身后的那位将军能够赢得了我阿史那部第一勇士琅德的话,本汗就答应了你的条件。”然后,他又挑衅的问道,“殿下觉得如何?”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虽然,他也看到帐外陈其和琅德的交锋,但他认为琅德是输在对陈其的大意轻视上的。琅德是突厥阿史那部的第一勇士,颉利很相信只要他对敌人重视起来,就一定不会输。如此一来,琅德赢了陈其,自己既能提高要价,还能提高自己在突厥的威望。再加上琅德的主动请缨,他又不能让自己爱将吃亏。所以,颉利才会提出这个方案。

“一言为定?”李恪没想到颉利会用赌注这样一种方式来答应跟自己的和谈,立即反问他。

“一言为定。”颉利肯定道,“本汗说过的话,岂能失言?”

“那本王先在这里谢过大汗了。”李恪说了一句让颉利莫明奇妙的话,然后对陈其说道,“本王知道你不会让我失望的。”

“末将明白。”陈其严肃的回答。

李恪身边狄知逊见李恪答应了颉利的要求,对李恪的轻率有些担心。此时看到李恪和陈其信心十足的样子,突然为自己过多的担心暗自觉得好笑。李恪既然能够答应颉利,说明他有十足的把握。

狄知逊摇了摇头,跟随李恪坐在了颉利为他准备的位置上。而他们的上手位置正好是阿史那部的二汗突利。

李恪跟突利微微点头,突利也给李恪报以微笑。两人虽然不说话,但同时明白了对方的好意。

同时,在大帐的中央,陈其和琅德相对而立,目视对方。琅德用愤怒的眼神怒视着陈其,而陈其一脸的不屑注视着琅德。

李恪丝毫不在意场中两人的对决,什么阿史那部的第一勇士,什么颉利亲卫队的千夫长,在李恪眼里根本不是天生神力,力能扛鼎,拳毙良驹的陈其的对手。在他的眼里,陈其的勇武绝对可以称得上当世的霸王,昔日的吕布。他自顾自的拿起案几上的小刀,割了一块羊腿上的羊肉放在嘴里,慢慢的吃喝起来。其余众人,包括突利在内的各部首领神色复杂的注视着场内的二人。他们既希望陈其能赢,让颉利少得钱财,反正钱财不会给自己,颉利得的少了实力小了,自己就不会受到太大的威胁了。同时作为突厥人,他们希望琅德能够给突厥人争光,将唐将毙于帐中。带着这样的矛盾心情,他们注视着场内两人的举动,同时也让颉利看清自己所处的位置是何等的微妙。

场中,琅德终于沉不住气,就见他瞬间拔出腰间的弯刀,一招力劈华山,朝陈其的头上砍去。同一时间的陈其也拔出唐刀,不退反进朝琅德的咽喉刺去。两人都在对方的刀刃快要到自己肌肤三寸之处,巧妙的用腰间的力量在行动中硬生生的躲过了对方的一击。

琅德在陈其躲过他的一刀之后,继续朝他砍去,而陈其手里的唐刀毫不犹豫的跟琅德的弯刀碰在了一起,就听见,“铛”的一声,两人同时用双手握住刀柄靠在一起,怒视对方。

两人的速度也只是一瞬间,让在座的众人看的心惊胆战。什么叫速度?这才叫速度。什么叫实力?用自己强悍的身体在行动中改变身体的位置而不影响出刀的速度和方向,这才叫实力。他们都忘记了端在手里的酒杯,屏住呼吸,目不转睛的凝视着场中的两人,生怕自己稍有疏忽便遗漏两人的任何一个杀人动作。狄知逊也紧张的关注场上两人的战况,但他匆匆的撇了一眼李恪,见他吃的很欢,毫不在意场上的情形,不由的暗自叹道,“果然是枭雄之姿,关键时候还真沉得住气啊。”

同样,颉利可汗对场上的情形也不太在意,在他看来琅德必赢无疑,唐将岂能跟阿史那部的第一勇士相提并论。然而,他也为李恪能如此沉得住气而感到惊讶。

琅德和陈其初次试探之后,明白了对方的实力,开始用自己真正的实力比拼起来。琅德实战经验丰富,战场上搏杀的技能让他用更省力也更致命的招式砍向陈其的要害部位。陈其虽然只守不攻,但他沉着应对,丝毫不落下风。并且,陈其实战经验虽有不足,但长期跟李恪对练的结果就是他出刀的路线很刁钻,招招凶险,并且力道极大,让琅德每次与陈其兵刃相撞的时候都手臂发麻,苦不堪言。两人你来我往,战了数十回合都势均力敌,一时间难以分出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