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似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喃喃道:“实业之范围甚广,农工商矿,繁然待举,而不能偏废可称‘大事’者,指不胜屈。李帅所说的‘大事’又是何事?”
李想打个哈欠,想也不想的说道:“整理货币,流通金融是实业救国之第一‘大事’。今日国家财政困难,国民生计,出现芨芨不可终日之势,原因虽甚复杂,但币制紊乱、银行制度之不良,实为其中二大原因。”
“不然,”孙中山也已经很累了,还是提起精神,“负之而可举者,其作始为资本,助之而必行者,其归结为交通。……如果没有铁路、货物转运就没有方法,而工商皆废,复何实业之可图?故交通为实业之母,铁道又为交通之母。国家之贫富,可以铁路之多寡决定,地方之贫富,也可以铁道之远近决定。”
孙中山说到铁路,立刻变得精神翼翼。
“……以我历年考察之结论,沟通全国之真干路,则有三条:一、南路:起点于南海,由广东而广西、贵州,走云南、四川之间,通入西藏,绕至天山之南。二、中路:起点于扬子江口,由江苏而安徽,而河南,而陕西、甘肃,超新疆而迄于伊犁。三、北路:起点于秦皇岛,绕辽东折入蒙古,直穿外蒙古,已达于乌梁海。诸位必对于北路尤有难色,只从地图看,张家口至库伦之直线为更要,我却以为北路更急。北路乃固圉之要道,亦破荒之急务,殖边移民,开源浚利,皆为天然之尾闾。……更有进者,货之弃于地,必荒僻为多,荒僻之足以移民,为世界公认。”
“办铁路的钱呢?”李想眉毛微微一挑,问道,“钱从那里来?”
“中国无款办路,必须输进外资。”孙中山傲然道,“美国铁路布满全国,其期仅十年,经营之始亦大借外款,始能成就。故借债办路问题,无所用其疑畏,至十年而造二十万里铁路之说,但须心计精密即可成功,非理想之事,以今日之资本、材料、人才、思想而言,皆胜于美国造路须招工数十万,吾国已省去此重困难。政府开放欧美资本,源源输入,何事不办。”
李想缓缓道:“外款不是说借就能借,搞不好,会和清廷一样,乱借外债,最后帝国主义控制中国金融业与政府的财政,在中国开办银行,滥发纸币,滥制铜币,加上清王朝的腐败无能,无法整理本国金融与货币,因而使得中国的金融界呈现一片混乱不堪的景象。”
“李帅是反对输入外资?”孙中山不冷不热的说道,“美国也没有你说的这种状况出现。而且,现在是新中华、新民国,不是腐败无能的清王朝。这种情况,不可能出现了。”
“我并不反对借外资,而是很赞同。但是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利用外债的利弊,宜借不宜借,何者宜借何者不宜借等问题,作了较全面的分析。这需要一个完整的金融体系,需要一批精明的金融人才,严把关!”李想款款而谈,“美国铁路是靠着华尔街牵头搭线,源源不断的借贷外款,筹集资金。中国有华尔街吗?中国的银行事业还不发达,根本管理不好这些资金,金融命脉,全是操在外人之手,操在四国银行团之手。我说整理货币,流通金融是实业救国之第一‘大事’,原因正在于此!建立中国的‘华尔街’,把社会闲散资金集中起来,引入外资,这就是集中力量。这样才能办‘大事’,去修铁路也好,造船造炮也好……”
李想又谈到举借外债的原则:“首先要考虑用之于生产,对外资引入后要妥善管理,对分期偿作好周密计划等等,……举借外债,有一最根本的前提,就是进行政治改革。”
孙中山盯视李想良久。他是医学博士,这么专业的经济问题,他发现有点接不上了。不过觉得李想说得一套一套,很有道理的样子,遂点了点头。
张謇在振兴实业,推行棉铁政策过程中,也提出了利用外资的问题。他认为外资可以利用,如何利用,他有自己的较为系统的思想观点。
张謇此时忍不住感慨说道:“在我国资金不足时,只要契约正当,权限分明,可考虑利用外资来开发中国资源,这样,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又可减少到国外购买物资,还能为国人学习技术提供场所。利用外资的方式,可分合资、代办、借债等。不过,外商在中国承办企业,应遵守中国法律,并政府要对外商进行监督、管理。”
几个人闲谈了一阵,李想因见宋大小姐看表,便问道:“几点了?”
宋大小姐仰脸看看沉沉的夜空,说道:“过来十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