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之战大家都晓得了。”李想坐定,等众将依次鱼贯而入,行过礼,便开门见山地说道,“咸阳之战,典型的反映了革命军中的将领指挥特征,出敌不意,勇猛,前期战果丰盛,”他从容喝了一口刚进上来的热茶,又道,“但这种作战指挥粗疏,各种情况考虑不周,往往虎头蛇尾。我们打开地图看一下就知道,安西军主力自陕中西向插到宝鸡,很是冒险,打升允,马安良会坐山观虎斗实在是一相情愿。结果,不但升允反应迅速,马安良也全军出动全力压过来,形成了南北夹击之势。打下宝鸡后,就算是革命军挡住了升允,也摆脱不了战役的被动局面。只是由于马安良不肯加大‘投资’,升允和马安良不能通力合作,协调不好。当然了,林铁长亦有功底,反应迅速,坚决死守在咸阳,恰巧我率领的最后一批安西军刚刚进入西安,迅速增援咸阳,才击退马家西军,使主力摆脱升允和马安良夹击回到陕中。”
林铁长因咸阳一战的事余惊未消,站起来自责道:“此次战事,革命军损失很大,我应该负主要责任。”
咸阳一战的损伤虽然比起攻城的马家西军要小得多,但这对于刚刚组建,总兵力不大,底子薄的安西军来说真是个痛苦的事。
“责任当然要追究,管家还是错误当中吸取教训,得到经验,不要再犯同意的错误。勇猛是好事,革命党人从不缺少勇猛,但是有勇无谋的不是什么好事。”李想不是刻薄的人,但是该训的还是要训。他忧郁的说道:“我来之前和军部参谋就安西军各军的进军作出具体部署,赋予安西军的任务是:向西北进军,消灭西北地区之敌,光复并经营陕西、甘肃、新疆、西藏、蒙古五省。要求辛亥年底前必须占领甘肃、新疆,这时间非常紧迫。然后兵分两路:一路由林铁长率领,经营新疆的同时,随时做好收复外蒙的准备;一路由赵又诚率领入青海,做好光复西藏、西康诸省的准备。”
李想虽然一脸忧郁,但这话说得十分慷慨,各部将领无不悚然动容。
张云山在旁朗声说道:“我以为要在辛亥年底击溃清军升允,长庚,马安良,袁大化,志锐的联军,有点难!”
李想略一思索,一倾身子问道:“不妨明言。”李想这么急切,无非就是想清帝退位之前结束西征,免得受人以柄,少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而且只要他盘据甘肃和新疆,到时候征蒙还是征藏,只等蒙藏之独立闹开了,他只有鼓动一下舆论,必然可以成事,还能风风光光的做回民族英雄。这些想法还不能大张旗鼓的公开,毕竟南北和议,还没有出结果,清帝退位更是没谱的事情。
张云山一怔,也不知道李想的心思,良久才说道:“咸阳一战,你们应该知道西军的实力,西北的清军是能战之军,真的不好对付。”
林铁长在咸阳吃了亏,非常想要报这一箭之仇,但是刚刚被李想批评了,这时候知道一开口,必落实他有勇无谋的论断,自缄口不言。李想的嫡系不开口,陕西刚投奔的将领虽然有报效之心,但也不肯出这风头。一时间殿上空气仿佛凝固了、板结了,死一样寂静。
李想不动声色地喝着茶,瞟一眼在座将领,便笑道:“咸阳之战,给马安良的西军以重大打击,必使之不得不收缩兵力,退居甘肃。”
李想清了清嗓子,继续道:“你们可能不是很清楚,在甘肃发展革命力量方面,革命党人已经以不同方式渗入到学校、军队和帮会中。青年学生思想活跃,对清政府黑暗统治的本质有深刻认识。当时,一些进步学生,在《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书启发下,颇有以天下为己任之概。革命党人在他们中的工作卓有成效。不少有觉悟的青年如兰州武备学堂的吕锡有、张赞廷、颜伯亭、陈海山、申香亭、苏正卿、郭汉三等人先后加入同盟会组织,进一步加强了革命力量。文县人陈综达,接受革命思想后,在天水组织了‘关陇英青社’的组织,提出‘瀹民智、资民生、厚民力’的纲领,并出版《关陇晨钟报》,在社会上有广泛影响,不少人纷纷加入该组织。新军是革命党人活动的重点。在升允督甘期间,甘肃驻军有督标军和续备军。前者驻防省城兰州,后者分驻各地。在编制上有马队、步队和炮兵。宣统元年,为了实行新的军队编制,长庚把一部分甘肃军队改编为常备军,共辖马、步四标。所属各营全系召募的新军。他们绝大多数是当地破产农民、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革命党人宣传革命思想,卓有成效。”
李想说的他们都知道,但是现在战事紧张,根本无法联络。张云山就曾以鸡毛传贴,敦促宁夏革命党人迅速反清起义,但是却一直等不到回音。
“在革命党人分途联络鼓动下,周务学忠武军三营最先‘成功’。王之佐运动建威军柴洪山与炮队管带梁国璋,黎兆枚运动驻秦州的城防军均获成功。又有驻防宁夏续备军五营也表示赞助革命。另外,绿营和回军中也有人通过帮会与革命党人保持联系。”这些都是李想在黄兴处得到的中部同盟会部署西北的秘密力量,“湖南宁乡人黄钺正在甘肃,甘肃总督长庚与其父,原新疆提督黄万鹏有旧,遂取得信任,旋被委充督练公所军事参谋,总理兵备。他利用合法身份,与先前到甘的革命党人周昆、卢士璜、黎兆枚等人加强联系,并与蜀人顺爻密组大同会,鼓吹新知,号召同志,积极从事革命活动。”
当时的甘肃,城乡凋蔽,无业游民增多,民间秘密结社哥老会有了新的发展。原来,甘肃哥老会始于清同治时左宗棠督甘剿回。那时在湘军中有不少湘、鄂、皖、川籍的哥老会成员,退伍后落籍西北各地,有转为政途者,有从事于工商农者,但多数后来随着土地集中而失业变为流勇。迄光绪末年,甘肃西起瓜沙及西宁,东至环庆,北抵银夏,南及洮岷,哥老会之足迹,无处无之。其民族成份包括汉、回、蒙、藏、满等族。辛亥革命前夕,在革命党人的支持和联络下,入会者日趋增加,哥老会发展如火如荼。这对壮大革命力量,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发动起义中,革命党人根据形势变化还特别注意调整战略布局,及时选择以宁夏为军事首图之地。几年来,经过革命党人的艰苦努力,兰州方面的革命力量已逐渐组织起来。但是,由于革命党人行动不慎,事为甘肃地方当局侦知,总督长庚密令各地文武衙门、防军捕拿,并将革命党人所掌握的忠武军三营严密监视起来,使革命几遭挫折。这样,原定在兰州首先举义的计划已不可能实现。但是,革命高潮即将到来,革命党人在敌人的严重威胁下没有退却。他们分析了当时整个甘肃的形势认为,宁夏扼清廷北路交通要道,而且这里负山带河,物产丰富,饷馉无匮。加之,与省城兰州相比,宁夏的反革命势力也较薄弱。因此,西北革命同盟会决定战略转移。为了实现既定方针,便派出革命党人刘先质、吕锡有、陈海山、颜伯亭等人前往宁夏开展工作。他们在宁期间,利用各种社会关系,乘机活动,先后发展绅学军政各界人士五十七人加入同盟会组织,成立了宁夏革命同盟支部。与此同时,革命党人还以多种形式秘密联络会党。为适应斗争需要,支部负责人刘先质、吕锡有等亦加入哥老会中,并被推选为会党首领。哥老会会员加入同盟会者也不乏其人。这样,宁夏同盟会和哥老会在组织方面实现了联合,成为革命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