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先生真有眼力,”宋大小姐说道:“中山先生饮食平时是很简单,常常是四菜一汤。今天可是特意吩咐人到‘趣乐居’买来一只东江盐焗肥鸡待客,至于这一碗护国菜和另外三道菜是大总统府厨师自己做的。”
李想细细地审看。粤菜的口味是出了名的清淡,而与广东习性相近的湖南在口味却是南辕北辙,出了名的重口味,特别好辣!看着满桌的美味佳肴,却没有一样合口味的。
“今天不止四个菜!”孙中山高兴地笑道,“霭龄,你去问问厨师准备的湖南特色菜烧好了没有,你看克强和李帅、天蔚都还没有下筷呢。”
徐绍桢笑着说道:“湘味重在一个‘辣’字,你这个大总统受得了吗?”
孙中山哈哈笑道:“受不了也得受,我今天是舍命陪君子了。”
宋大小姐也笑道:“我看湖南人的性格就是吃辣椒吃出来的。”
大家伙儿会心一笑。会客厅一派家居请客的其乐融融,怎么看也看不出孙中山有什么紧急事情找他们过来商议。
李想他的菜还没有上来,拿着筷子随便吃了一点就放下,突然问孙中山道:“听说段祺瑞、冯国璋为首的北洋派将领四十八人发出联名通电南方,表示誓死拥护君宪,坚决反对共和,并重起战端?”
第三百三十四章 以硬抗硬
孙中山答道:“袁世凯在北京暴跳如雷,北洋军将领纷纷请战进攻南京。山西都督阎锡山,又飞书求救,接连是娘子关失守,太原失守,数次警电,络绎传来。陕西潼关民军,始挫终胜,虽幸得击退清军,究竟还是危险,也屡电告急,皖、徐一带,又有不安的消息……我今天也跟某些党内同志商议过,他们认为应该回电袁世凯,措辞诚恳地进行说明,自己当上临时大总统完全是暂时的,绝对没有欺骗袁世凯的意思,大总统的位置绝对是在等着袁世凯的……”
宋大小姐端着两盘辣香味十足的湖南菜进来,说道:“但是先生认为民国政府新成立,也不能示弱,和议的同时还要以硬抗硬,以北伐对抗南下。”
“议和无论如何,北伐断不可懈。”孙中山还是这句话。
“那是的。”李想要的就是这句话,他吃了两口宋大小姐端来的粤菜师傅抄的湘菜,果然不是个味。放下筷子又问,“既然决定北伐,可有计划?”
孙中山的军事顾问洋大人荷马李用生硬的中国话说道:“我与大总统商议进兵的方法:派鄂、湘民军,为第一军,向京汉铁路前进;宁、皖民军为第二军,向河南前进,与第一军约会开封、郑州间;淮阳民军为第三军,烟台民军为第四军,向山东前进,约会济南;秦皇岛合关外各民军为第五军,山、陕民军为第六军,向北京前进,若第一二三四军,进行顺手,即与第五六军会合,共捣虏廷。”
胡汉民也放下啃去一半的鸡腿,侃侃而谈:“北洋第一军退守信阳,湖北已成为坚固无虞之态,还有林铁长率领鄂军援秦,刘经率领鄂军攻豫。各省革军,有沈秉坤率统之湘、桂联军,马毓宝移驻九江之赣军,南京派遣黎天才之滇军,唐牺支、王政雅光复荆、襄,重庆、四川亦光复。南京方面,柏文蔚率滇、粤军驻临淮,扼由徐入皖之路。扬州徐分府合皖军屯宿迁,扼由京入浦之路,正阳、六合等处,亦有军扼守,以防由豫入皖之路。其集中于南京城者,有浙军、沪军、光复军、铁血军、卫戍军,以及固有之军队与新编之各军,合计不下十余万众。而广东,闽、浙尚议继续出军,兵力不可谓不厚,加之长安、太原早已光复,烟台有刘基炎独立,河南有王天纵举兵,直隶有滦州兵变之一事,东省自牛庄发难后,关外同盟会党人尚谋大举。使南京政府毅然攻击,以最精锐之鄂各军出武胜关,直趋河南与山、陕义军合,以南京集合各军分配前敌,三路夹攻徐州,分一支捣开封与鄂军合,一支由京浦入济南,与齐、鲁义军合,行见北方健儿群起响应,袁世凯且将是瓮中之鳖,岂能操必胜之算!”
“真能必胜吗?”李想一脸怀疑的插话。他对国内形势了解的比他们透彻,之前听孙中山也这样不切实际的说,只当他是豪言壮语,没放在心上,现在看来他们还真准备纸上谈兵付诸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