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页

看到先前作战方式不能抵御苏军逃命的势头,前线指挥官不得不临时调整作战部署,收缩防线,集中兵力封锁重点路段,在经过3个小时激战,中国军队终于将千余苏军包围,并予以围歼。

到8月25号,哈巴罗夫斯克、阿尔穆战事基本上已经结束,经过三个月激战,面对半数苏联,光是中国军队就是打死打伤苏军高达7万余人,而中国军队战死战伤也高达6万余人。

虽然中国军队付出惨痛代价,但是战果是辉煌的,经此一战,在哈巴罗夫斯克、在阿木尔州再无苏军正规部队防守。

在战斗中,中国军队缴获苏军数十架飞机,200多辆坦克,上百辆列车,上千辆汽车,400多门各种口径的火炮,由于大量缴获苏军坦克、飞机、车辆、火炮,大大改善了中国军队装备。

而哈巴罗夫斯克苏军几乎被全歼,也让斯大林明白。

哈巴罗夫斯克战役结束后,赤塔到哈巴罗夫斯克3500公里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再无苏军重兵驻防。

由于西伯利亚大铁路在赤塔、哈巴罗夫斯克中间绕过外兴安岭,形成一个大弯曲状,虽然赤塔到哈巴罗夫斯克直线距离不过1千余公里,但因为要绕过外兴安岭这片巨大的原始森林,铁路距离长达3500公里。

鉴于这种情况,大本营将唐式遵第2兵团抽调南下,经过乌苏里江到达满洲里方向,参与攻击。

而由郭松龄的第3兵团、日本军官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挺近,从北面攻击苏军赤塔。

从8月18号开始,设在张家口、太原、库伦等地的战略轰炸部队就将轰炸重点放在赤塔方向,就放在截断苏军后方补给线上。

接着,在8月19号,在空3师师长毛邦初的指挥下,上百架战斗机从外蒙古东线机场起飞,对满洲里、扎贲诺尔等地苏联飞机场、重要军事目标进行轰炸。

8月19号,一直在外蒙古东部集结的薛岳第4兵团突然从后方对满洲里方向展开进攻。

杜聿明指挥装甲302师、303师一马当先,在配备两个骑兵师、两个步兵军支援下,中国军队突然发力,对苏军后备兵团罗科索夫斯基的第8集团军展开攻击。

在哈巴罗夫斯克战役方兴未艾的时候,考虑到满洲里方向的重要性,大本营任命杜聿明为外贝尔加尔战区副参谋长,协调指挥装甲302师、装甲303师。

而装甲100师则由原副师长,坦克旅旅长戴安澜代理师长。

但令统帅部没有预料到的,在满洲里、扎贲诺尔方向,当面之敌不仅仅罗科索夫斯基集团军,还包括在后方休整的第3集团军,第15机械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