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鼓励各地发展实业,每年年末召开年度经济总结会议,对该年度优秀实业家,对该年度经济发展优秀县市进行表彰。
如此情势才慢慢改变,大家看到政府对兴办实业不遗余力的支持,大家看到办实业虽然辛苦,但是利润非常可观,大家看到兴办实业还能获得好名声,不像囤积土地,政府一个劲要求减租减息,政府一个劲打压,而兴办实业,税收只是被固定在10左右,并且对办得较好的,督军还可能到工厂里面指导下,如此光耀门楣,如此川省形成一股大办实业的高潮。
在1917年这一年,川省总共兴办实业超过103家,但更让人惊异的,在1918年,在川省各地,竟然兴办了259家实业。
但是,这些实业发展,都耗费太多心力,看到杨兴憔悴的脸色,郑秀一个劲劝解需要多多休息。
是啊,基本上每天排满了16个小时,每天舟车劳顿,检阅军队,巡视学校,巡视工厂,能不累吗?
有时就在想,前世是不是有什么成功建立,以建立起相应的干部队伍。
突然,眼睛一亮,哦,党校,在前世,共产党每个县好像都有党校啊,如此不仅提高了干部队伍,而且还保证了党的团结,避免党的执政理念得以贯彻。
在前世国民党好像没有建立什么党校,好像蒋介石等人就是进行军事准备,党务人才由陈果夫、陈立夫兄弟帮助抓吧。
实际上对共产党权力结构,过去我们一直存在误解,若是仔细分析后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胡耀邦、胡锦涛、习近平都曾经担任过中央党校校长。
而大多数只看到蒋介石的成功,毫无疑问,蒋介石是依靠黄埔系取得政权,但是由于中国太大,仅仅依靠军队的支撑,造成大家对所谓的中央军与地方军之间隔阂。
而汪精卫则通过对党务系统控制,在历史上多次向蒋介石叫板,到最后汪精卫投降日本,成为可耻汉奸,在政治上完全失分后,蒋介石才陷于翻身。
而在看共产党如何取得政权,虽然毛泽东最先以军事领导人而闻名,但在最后,为众人所熟知的,主要还是敌进我退,敌退我打等游击战术,到最后为大家所熟悉的还是毛泽东思想,而不是其军事才能。
另外,毛泽东这句话说得很中肯,如果不是戴笠飞机失事死掉了,共产党统一中国至少要延后十年。
这么说,一个领导人,让人熟悉的不应该是其军事才能,虽然军事才能可能让在诸侯纷争中取得成功,就像历史上蒋介石与毛泽东样,但最后让其坐稳江山的,还是政治才能。
蒋介石失败,不是其军事失败,而主要是政治上失败,如此在北伐成功到全国解放这段时间,几经沉浮,但是根本无力打破在国民党内部竞争格局。
在抗战前,由于汪精卫的存在,如此形成蒋介石主军汪精卫主政恐怖平衡格局,这种格局,即使是在中原大战胜利后也没有改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