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页

杨兴虽然知道要在军阀争霸的民国站稳脚跟,需要重工业,需要钢铁,需要炮火,但是重工业投入很大,周期很长,见效也非常慢。

不像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快,还能带动周边就业,发展地方经济。

改革开发后,广东沿海地区发展,莫不是纷纷以轻工业开道,最后创造了中国奇迹。

但是南充乃内陆地区,要发展轻工业,必须结合当地实情来发展。

东方前世是在西北纺织工学院毕业(后来改名为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好像在穿越的时候变为西安工程大学),对轻工业还是熟悉。

在这个时代,要发展轻工业,主要包括这几样,第一为棉纺,第二为丝绸,第三为皮革……,诸如此类。

由于日照关系,在前世四川好像不是棉纺大省,中国棉纺大省原来在山东、河南、河北、江苏、陕西关中那一带,在上个世纪末,才到新疆。

在前世,在四川,很多人成群结队跑到新疆种植棉花,大概就是这个原因。

所以,棉纺织业,就不用多想了,也不可能成为川北经济支柱,由民间发展几家就可以。

那么只有丝绸行业了。

再加上前世处于纺织,轻工业行业,东方知道四川每年生丝产量在全国排名第一的,在20世纪末,四川(包含重庆)生丝年产量为23万吨,全国丝绸产量不过65万吨,四川丝绸产量占全国比率超过30

(在上个时空九十年代,中国蚕茧产量占世界40以上,其中桑蚕茧占911,柞蚕茧占99。桑蚕茧以川、浙、苏、粤4省产量最多,占中国桑蚕茧产量8698,尤以太湖流域、嘉陵江流域及珠江三角洲最为集中。柞蚕茧为中国特产,全国产量约有34产于辽宁省,其次为山东的胶东半岛和豫西等地,1990年总产量为534万吨。)

话说这顺庆地处嘉陵江畔,在前世是有名的丝绸城,好像在上个世纪90年代,每年都会在顺庆(今日南京)召开什么国际丝绸节。在记忆深处,常听人讲,在80年代,官倒盛行的时候,有太多传言,由于邓公出生于南充下面广安县(在后来,才从南充划分出去的),其长子曾多次将顺庆丝绸调出去变买,如此看得出顺庆丝绸在全国的地位。

况且,此时中国丝绸行业在世界地位与传统的丝绸之乡明显不符,在20世纪初,世界真正的丝绸大国是日本,而不是中国。

这里有一份统计资料,或者可以说明问题。

世界历年桑蚕生丝生产量(单位:吨)

年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