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在装备上面,朝廷允许这些边境地区的地主自己打造铠甲。还有,每一支私兵按照人数的多少可以配备一定数量的掌心雷和喷火筒。韦强有八百私兵,他的地窖里面藏了四只喷火筒,二十颗掌心雷。
这些都是韦强的依仗,当然,他最大的依仗是他相信宋军的援军马上就会来。
在这一点上陈元贯彻落实了毛万岁的指示,战争打起来的时候,要知道去动员群众的力量,全民战争永远是击退强敌的最有效的手段。陈元说服仁宗对这些私兵和百姓进行一定程度武装的同时还下发了一道圣旨。
那圣旨就贴在县衙的门口,所有人都能看到。圣旨上说,一旦辽国人入侵大宋,凡大宋子民,无论男女,无论老幼,皆有保土之责任。杀辽兵一人,赏银五两,杀辽国军官一人,赏良田三亩。杀辽国将军者,赏黄金百两并良田千顷。
刚刚的战斗打的非常轻松,韦强的心里算了一下,这好歹是大几百亩地到手了。分给旁边两个村庄一些,至于后面那些村民,田地就不给他们了,看着朝廷给多少赏钱,拿出一些打发他们就是。
萧达率领手下的骑兵再度杀了过来,在村庄门前的一片平坦之地上面总算看到了他的敌人。
两千多个宋朝的村民严正以待,最前面的是四排拒马,后面是两排人数约千人的民夫,然后一队手拿一种火枪的私兵,最后,还有一群看起来很是杂乱的,手里拿着各种武器的农民。
萧达并没有在意那些火枪的私兵,他知道宋军的地主武装是没有弓弩的,冲到面前的时候马都没有停下,手中长枪往前一指:“骑射!杀光这些宋猪!”
辽国人马上施展他们的骑射功夫,那弩箭扑面而来!
韦强对此早有准备:“木板!快竖木板!”
他的命令下的非常及时,但是村民们被辽国人的气势吓住了,很多人的手脚都在发抖,动作慢了许多造成上百人的伤亡,不过最后好歹是用那并不整齐划一的动作把木板给举起来了!
这些木板竖起来之后可不是如盾牌那般统一好看,有大有小,有宽有窄,大多是刚拆下来的门板和床板,门板上面那张牙舞爪的门神还能看的清清楚楚。
最有创意的是一个扛着床板出来的村民,可能是出来的太过匆忙,没来得及细看,那床板缝隙中间居然还有一条女人的红色肚兜,肚兜上面绣着一朵灿烂的正在盛开的牡丹花。即便天色已经擦黑,但是那肚兜迎风飘荡在一片箭雨之中,牡丹花依然能看的清清楚楚。
萧达冲在最前边,接近那拒马的时候他放慢了速度,准备用长枪挑开拒马。他的动作很是娴熟,没有丝毫的紧张,因为他看见对面的那些宋人手中没有弓弩。
他也见过宋朝的那种火枪,甚至作为将军他曾经使用过。在萧达看来,这些火枪没有准头,装弹麻烦,根本无法对自己造成任何威胁。
韦强一声令下:“点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