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现在张匡正只跑了半年的时间,臣相信,等到明年的时候,一定会有更多的国家漂洋过海前来的。”

仁宗的眼神放出一丝光芒,憧憬了一下:“朕没有想到,远洋居然有这样的效果,先给那张匡正记上一功,等他回来,朕会好好的褒奖他一番。世美,夏相国说,这一次我们对番邦的赏赐也不能显得小气了,朕打算按照他们供奉的物品价格,多倍返还,你以为如何?”

陈元当然不会反对,大宋对这些藩属国很大度,这没有什么不对,只要没有大方到清朝的那个地步,只要财力允许可以这样大度就行。

还有,仁宗对外大度,但是他自己确是一个很节俭的皇帝。

他一生都没有吃过满汉全席,只有犒赏大臣或者军队的时候仁宗才奢侈一点,平日里他和妃子吃饭一般不超过四个菜,而且两荤两素。留大臣吃饭的时候也是看人数而定。

和清朝的皇帝即使国力已经不行了还动辄几百万几千万的修建什么避暑山庄颐和园相比,仁宗从自己身上省点钱放在国家的脸面上,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陈元说道:“万岁英明,这样能彰显我大宋的气度。只是臣以为,除此之外,还当向他们在展示我大宋的军力和国力。”

仁宗呵呵一笑:“看样子你是接受那个徐积的观念了,一面展示力量,一面怀柔,这办法确实不错,好吧,明天朕让宋广文彦博带他们去军营看看。”

大宋的禁军有许多都已经开往边疆了,不过汴京的驻军始终保持在五万人的规模。这个规模在宋朝的战争中算不上什么,但是对于那些小国来说,震慑的作用应该是能起到的。

其实这些人已经被张匡正那个庞大的船队震慑了,若非如此,他们不会来的。

“还有一件事情我拿不定主意,有个叫做细兰的王国,这一次是他们的公主来的。”

陈元一听是公主亲自来的,马上来了精神:“公主?”

仁宗点头:“朕一开始也觉得奇怪,后来才知道,他们这个国家在三佛齐的北面,距离朱罗国比较近。最近三佛齐和朱罗国时有摩擦发生,那细兰总共时有两万人口,夹在两个大国之间他们觉得自己的安全无法保障,请求做我们宋朝的藩属国。”

陈元的地理学的不是太好,他知道三佛齐就是现在的印尼,而朱罗国就是阿三了,至于这细兰在哪里,陈元的脑海中没有什么影响,回去问问呼延瑞珠,她应该知道才是。

仁宗接着说道:“本来答应他们也没有什么,可是在这几年,他们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即做了三佛齐的藩属,又年年向朱罗国朝贡,欧阳修说,这样小国反复无常,不过是看到我们宋军的船队之后认为跟在我们后面能保证他们的安全,想狐假虎威而已。”

他说道这里停了一下:“但是,那公主说的倒是很可怜,朕觉得,左右逢源是小国的生存之道,不可用反复无常来做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