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早就料到武后会将矛头直接对准自己,但却并不放在心上,这一听武后点了名,立马起了身,甚是恭敬地躬身应答道。
“尔素有善战之名,经略河西不过数载,便已平灭吐蕃,扬我大唐之国威,实古来罕见之才也,若是由尔统军,复波斯之国当非难事,不知显儿可愿为娘分忧否?”
武后生性果决,眼瞅着突袭已然失败,索性不再去玩那些虚的,很是嘉许了李显几句之后,话锋一转,已是毫不掩饰地逼迫起李显来。
呵,老贼婆用心还真有够狠毒的!
李显多精明的个人,之一听便已知晓了武后如此问法背后的用意何在——说不能,那就是不肯为武后分忧,乃不孝也,说能,那武后自不会有丝毫的含糊,直接便可下了旨意,一脚将李显踢出了朝局,真等到李显凯旋归来,这朝堂怕早已是武后的一言堂了,就算李显再有能耐,怕也难翻了天去。
“母后过誉了,孩儿实当不起如此之美誉,至于战与不战,儿臣殊无意见,一切以父皇旨意为准。”
李显又不傻,明知道武后在挖坑,又岂肯往里头跳了去,这般先是谦虚了一句,接着便将高宗抬了出来,堂而皇之地当成了挡箭牌。
“显儿是怕了,还是不愿为娘分忧呢,嗯?”
武后原先的计划乃是打算趁李显无备,以大势来强行通过朝议,待得诸事遂定之后,再去通禀高宗,以既成事实来令高宗无法干预此事,可一见东宫一方的做派,她便已知此事再无法按预定的步骤走将下去了,既如此,武后也就懒得再去寻甚子遮羞布,干脆拿出临朝皇后的权威硬压,只要李显应对上稍有闪失,武后便可因势利导,给李显来上个狠的。
“母后言重了,孩儿当年领三千军纵横吐谷浑,笑对吐蕃数十万兵马之围困,是时尤未言怕,况乎区区一大食哉,似此朝食,灭之何难,何须儿臣出手,但消一大将领兵前去,便足以荡平之,然,父皇有言在先,儿臣不敢违也,若得父皇明诏,儿臣自可为之筹谋,区区此心,还请母后明鉴。”
李显压根儿就不在意武后的高压姿态,也不因此而动气,只是作出一派摆事实讲道理的样子,不紧不慢地应答了一句道。
“嗡……”
李显的话说得虽是平淡,可内里的意味却并不简单,那是在说武后不过是受高宗之托临朝罢了,并不是真的皇帝,自然也就无权决定军国之大事,他李显断不会将其之言当成圣旨,一切还得高宗出面说了才能作数,至于武后的话么,对李显来说,没有任何的约束之力,这等话语一出,原本已然静下来的朝臣们登时又起了不小的骚动。
李显句句不离高宗原意,摆明了就是不肯奉武后之旨意行事,这等态度登时便噎得武后难受至极,偏生还发作不得,只因李显所言皆正理,意味虽不佳,可从字面上却挑不出甚毛病来,武后心里头纵使再恼火,却也发作不得,眼瞅着事情要就此闹僵,武后自是不肯甘休,这便飞快地给最有辩才的李適使了个眼神。
“太子殿下此言差矣,陛下并未言不战,只是说须假以时日再定罢了,而今卑路斯已丧,其子与国中联系渐少,再行拖延,恐于复国大计不利,坐视波斯灭国,我大唐颜面何在?今殿下有能为而不愿展,于心何忍乎?”
李適的辩才之名着实非虚,尽管心下并无相关之准备,可一接到武后的眼神,立马便跳了出来,一张口便是大义凛然,站在道德的高纬度上,对李显的避战横加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