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页

后面30辆装甲运兵车迅速飞奔赶上来,跟在坦克的后面。接近城墙缺口十几米处,坦克停下,后面15辆装甲车上跳下150名士兵,手持冲锋枪和轻机枪从缺口中蜂拥而入。进去后只有两三声短暂的枪响,缺口处就被完全肃清了。紧接着,又从一辆装甲车上跳下一个工兵班,他们搬下一节一节的爆破筒,插进城墙缺口横截面上松动的夯土内,然后后退引爆。城墙内的夯土被炸出一个大洞。紧接着工兵把两厢炸药放了进去,摇着引爆线退到装甲车后面。

一声惊天动地的大爆炸,这一段城墙的缺口被扩大到了10米左右。然后工兵又来了一次小规模的引爆,把缺口地面的废墟堆炸开,使坦克能直接开进去。

15辆坦克和30辆装甲车,依次开了进去。

……

按照正统理论,坦克和装甲车是不适用于城市战的。这个“不适合”,倒不是说在城市里坦克打不过步兵。就算在城市战中,有坦克也比无坦克厉害得多。所谓“坦克不适于城市战”,只是说坦克在城市战中比在野战中优势发挥得更少、更容易损失而已。在任何一国一军中,坦克永远都是稀缺的贵重兵器,用这么宝贵的兵器在城市战中使用,比较浪费,得不偿失,是为“不适合”。其实,每一个苦于巷战中的步兵,都十分渴望有坦克助阵的。

因此,师长张海涛打算在扬州尝试着投入一部分坦克。他的看法是:虽然在城市战中坦克容易损失,但造成坦克损失的,无非是这么几种:敌方的火炮、敌方的燃烧瓶、敌方的手榴弹、敌方的炸药包,差不多这么几种。在这时候,还没有出现“巴祖卡”、“铁拳”那种东西。

而几乎可以肯定,扬州城内的清军应该是没有火炮的。扬州城内的清军都是由溃逃的败兵组成,而这种溃逃的败兵是不太可能携带火炮这样的重武器的。即使有那么一门两门,威胁也不大。除去火炮,其他的燃烧瓶也好、手榴弹炸药包也好,都要距离很近才可以使用。

也就是说,使坦克在巷战中容易损失不假,但是有个前提,就是敌军要有较强的战斗意志,要足够的不怕死。扔燃烧瓶的人很清楚,他偷偷的扔燃烧瓶可以,但是扔完了他能不能活着逃掉,就很难说了。从楼上窗户往下扔成功率更高,但是扔完后跑掉的希望就更小。至于手榴弹和炸药包,想真正炸掉坦克,就必须靠得更近、甚至亲手挂在坦克的履带板上才行。

这需要一支战斗意志坚强的军队,一支有着牺牲精神的军队,一支在敌军攻进城里、坦克履带隆隆碾过瓦砾、脚下废墟不停颤抖、到处都是发动机声音和敌军喊声的条件下,仍能沉着冷静、贴近坦克扔燃烧瓶的军队。

而扬州城里的清军,明显不是这样的军队。

……

十来米的大缺口,基本没人防守,先头的几十辆坦克和装甲车吼叫着爬进去,后面大批的人民卫队装甲师步兵吼叫着蜂拥而入。他们平时是坐在装甲运兵车里穿过敌军枪林弹雨的,到了近距离才跳下车来战斗。他们的武器也以轻机枪和冲锋枪为主,自动武器装备比例在明军中是最高的。这简直就是为巷战度身订造的。

大街上,明军15辆坦克分开,每辆在一条街上向前推进。坦克冲在前面,每辆坦克后面跟着两辆装甲运兵车,每辆车上坐着一个班的士兵。在这三辆战车的两侧和后面,则是上百名明军步兵。他们端着冲锋枪、提着轻机枪、扛着通用机枪、还有的背着火焰喷射器,简直就是一个个杀戮集团。

城内的清军已经完全陷入了恐慌,老远就感到地面在震动,过了一会儿就听到发动机声音。一般这个时候,清军军官就控制不住士兵了,大部分士兵就都一哄逃跑了。少数士兵在军官的枪口威胁之下,趴在地上、或者依托街边窗口,拿着手榴弹、端着反坦克枪准备迎击。

但是,当看到对面钢铁庞然大物吼叫着、转动着履带慢慢进入视野的时候,这些少量打算坚守的清兵也都浑身打颤了。

他们老远就把手榴弹投了出去,然后掉头就跑。身后手榴弹爆炸声音之后,就是一声坦克炮响,街边房屋炸出一阵烟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