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顶“呜——”的一声,飞机贴着头皮掠过去了,重新拉起来。
这门炮的炮兵当场阵亡两人,其余三人趴在沙袋工事里,死抱着头,一动不敢动。
……
“鱼鹰”毕竟是舰载轰炸机,飞行员没训练过瞄准那么小的目标,第一轮炸弹扔的普遍都有点偏,偏离几米到十几米不等。尽管没有直接命中,但弹片和冲击波还是大量杀伤了清军炮兵,并让剩下的炮兵趴在沙袋堆里不敢抬头。
清军从未领教过俯冲轰炸,也可以说基本上也没领教过轰炸,一轮俯冲轰炸就把士气打得差不多了。
明军的机群领队在高空观察着,看到这么快就几乎没有高炮在射击了,很是意外。他原准备让水平轰炸机编队再吸引一会儿火力呢。
俯冲轰炸机领队也是喜出望外,一拉机杆,命令道:
“第二波,开始!”
然后带领剩下的十几架“鱼鹰”右侧滚翻,直扎下去。
俯瞰机场的情况,和情报给的差不多。这个机场基本都是战斗机。根据情报,宝应机场应该有差不多120架战斗机,20架是新式的“海东青”式。
现在有40-60架在跑道两边整齐排着。能看到的都是双翼飞机,这是清空军的主力战斗机,有个很牛的名字:哲别,蒙语神箭手的意思。
跑道两边有五个小机库,三个大机库。大概其余的飞机都在几个机库里。那二十架宝贝的“海东青”,也应该藏在机库里。
……
第一波的十五架“鱼鹰”拉起来重新爬高,第二波的十五架在领队的带领下分别扑向八个机库、和机场指挥楼。
三架俯冲轰炸机扑向指挥楼,同时机枪吐着火舌,六条火线跳动着交织在指挥楼上。塔台的大玻璃窗瞬间粉碎,还没来及跑下去的两个军官血溅当场。
紧接着,三枚200公斤炸弹分别在指挥楼的左、右、正中爆炸,砖结构的二层指挥楼和六层的塔台在一团烟尘中垮塌。
扑向八座机库的十二架“鱼鹰”也收获不菲,机库这种大目标比高射炮好瞄准多了。三座大机库两座各吃一弹,一座连吃两弹,里面的飞机和油泵被引爆,陷入一片火海中。五座小机库,其中两座中弹,正在爆炸燃烧,另外三座炸偏了,炸弹扔到了十几米外,一枚倒是击中了跑道上的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