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页

张翼性格严谨,法令严明,刘备定益州,以张翼为书佐,后累迁至广汉、蜀郡太守。建兴九年,任庲降都督,绥南中郎将。张翼执法严厉,得不到当地蛮族的民心。南夷豪帅刘胄作乱,张翼领兵讨伐,但不能打败,朝廷便召他回朝,手下都认为他应马上赶回朝谢罪,张翼说:“不能!蛮夷因我而反乱,不称职而被召回,我刚到战场,应该运粮积谷,做好消灭刘胄的准备,岂能因为罢免公职原因而耽误朝廷之事。”于是统领不松懈,让马忠代任到后才出发,马忠因为张翼的准备而消灭刘胄,诸葛亮听后对张翼极为赞许。

诸葛亮出兵到武功,以张翼为前军都督,领扶风太守,与魏军交战活跃。诸葛亮逝世后,朝廷拜张翼为前领军,追论征讨刘胄之功,赐爵关内侯。后来张翼入朝为尚书,迁督建威,进封都亭侯,征西大将军。

姜维数次北伐皆无功而返,后来再度商议出兵,其他将领都没有异议,只有张翼在朝廷上力争,认为国家小,百姓劳苦,不应滥用武力出兵。姜维不听从,将张翼等人同行出征,升张翼为镇南大将军。姜维到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王经的士卒死于洮水数以万计,王经退守狄道城。张翼对姜维说:“可到此为止了,不宜再进,再进有可能毁掉已取得的大功。”姜维大怒,说:“已经打败了王经,不继续进攻,不但无益,反而害事!”便围王经于狄道,但不能攻破城池。后来魏国派征西将军陈泰救援,姜维只好撤退到钟题驻兵。自张翼常有不同的意见,姜维心中对张翼而不乐,然而常带张翼率军同行,张翼不得不行动。

后来,张翼被任命为左车骑将军,兼任冀州刺史。魏国三路攻蜀,张翼与姜维都在剑阁,因邓艾奇袭成都而失败。姜维欲复国谋叛,与张翼共同前往涪县投降钟会,姜维、张翼跟随钟会到成都反叛,但因失败,张翼最后与姜维、钟会死于乱军之中。

以张翼的才干,只能为一方大将的副将,却不可独任一方,蜀汉后期,王平在北,马忠在南,邓芝在东,咸著威绩,张翼跟王平、马忠、邓芝相比,还差一筹。

吕布把张翼拨给王平做副手,先在汉中对付汉中西边的青羌部落。

巴郡平定后,严颜不需继续镇守此地,便调往成都,升任益州副将军,魏延就任益州将军,张既就任益州刺史,诸葛亮就任平南都督,张任调任交州副将军,黄权调任凉州治中。

吴懿任蜀郡郡尉,吴兰任键为郡郡尉,雷铜就任巴郡郡尉,卓膺就任广汉郡郡尉,他们的才能不过是中人之资,经历乏善可陈,且都在演义上有过表现,不用赘述。

不过吴懿、吴兰兄弟在川蜀经营十年,颇有实力,还好他是吴瑕、吴苋姐妹的哥哥,因这层关系,吕布找他们倾谈,让他们放弃私兵,统一进入大汉朝廷的正规编制,吴懿、吴兰兄弟如此,费观、费诗也只得如此,川蜀各个世家都不敢再拥有大规模的私兵,川蜀的秩序日渐变好。

让吕布觉得难以安置的是孟达,魏延的反骨跟孟达比起来,小太多了。

建安初年,天下饥荒,孟达与法正一起入蜀地依附刘璋。建安十六年,刘备入蜀时,刘璋派遣孟达和法正去迎接刘备,孟达转投刘备,刘备命其驻守江陵,蜀平后为宜都太守。

建安二十四年,孟达从秭归北攻房陵,房陵太守蒯祺为达兵所害。房陵被攻下后继续进攻上庸,刘备私下担心孟达难以独自担任,于是命刘封自汉中乘沔水下统领孟达的军队,与孟达会合于上庸地。关羽被围樊城、襄阳时,曾要求刘封和孟达派兵援助,但被刘封和孟达拒绝,关羽战败后,孟达因畏惧被治罪,再加上跟刘封不和,常被刘封侵凌,于是率部曲四千余家投降曹魏。

孟达投降曹魏后,在曹丕时受到重用,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曹丕还将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为新城,以其为新城太守,委以西南之任,孟达且与桓阶、夏侯尚亲善,并曾与夏侯尚和徐晃一同攻打刘封。

曹丕死后,当时桓阶、夏侯尚都已去世,孟达因心不自安,在诸葛亮引诱下,企图归蜀汉,孟达又与魏兴太守申仪有隙,申仪将孟达计划泄漏,司马懿写信安抚孟达,暗中遣军进讨。孟达认为司马氏率军来讨,至少需要三十日方能抵达,所以当司马懿八日内,行军一千二百里赶来时,完全打乱了孟达的部署。后来司马懿包围上庸十六天,孟达外甥邓贤、部将李辅开城投降,司马懿因而破城斩杀孟达,传首京师。

孟达背叛刘璋转投刘备,又背叛刘备转投曹魏,后来又背叛曹魏转投蜀汉,虽然每次都有些被逼无奈,但也不可否认他本身有很失败的地方,刘晔分析的很对:“达有苟得之心,而恃才好术,必不能感恩怀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