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页

韩嵩早就对袁氏父子离心离德,如果不是顾及家族,他早就只身前往洛阳,为朝廷效力,现在吕布大军速平荆州,韩嵩喜出望外,前去拜见吕布,吕布以其通晓礼仪之事,拜他为负责殿前礼仪的大鸿胪,虽然没有什么实权,位列九卿,地位崇高。

韩嵩得吕布如此赏识,鼓舞了那些旁观的荆州本地士人,望风景从慕名前来者络绎不绝,吕布择其贤者用之,有名无实者也安置在一些需要名声而非才能的地方,比如礼部。

傅巽,字公悌,雍州北地泥阳人,东汉大英雄傅介子之后,其父为东汉代郡太守傅睿。因为董卓占据了雍州,他被迫逃亡到荆州,暂时依附于袁绍,后来中央朝廷在吕布的带领下,平灭了西凉军,雍州秩序安好,傅巽便动了回乡的念头,吕布麾下三大情报组织的特工侦查他的思想动静,报给吕布,吕布随派人前往策反,如此三番,傅巽和韩嵩等相当一部分人物都做了吕布的内应。

在那一世,建安十三年,刘表病逝,其子刘琮继位。是时曹操南征荆州的部队已逐渐迫近,故此荆州君臣之间浮现主战主降的分歧。蒯越和傅巽等人劝刘琮投降,刘琮不同意,便说:“今与诸君据全楚之地,守先君之业,以观天下,何为不可?”时任东曹掾的傅巽于是说:“逆顺有大体,强弱有定势。以人臣而拒人主,逆道也;以新造之楚而御中国,必危也;以刘备而敌曹公,不当也。三者皆短,欲以抗王师之锋,必亡之道也。将军自料何与刘备?”刘琮答:“不若也。”傅巽说道:“诚以刘备不足御曹公,则虽全楚不能以自存也。诚以刘备足御曹公,则备不为将军下也。愿将军勿疑。”刘琮被说服,因此当曹操移师至襄阳一带时,刘琮就举州请降。曹操以傅巽劝降刘琮有功,赐爵关内侯。

傅巽在那一世做投降派,吕布过去读三国演义时自然将傅巽当成贪慕虚荣的小人看待,现在他是中央朝廷的主宰,是那一世曹操的增强版,看问题的角度自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变得喜欢和欣赏这种识时务的俊才,而有些讨厌那些不识时务、妄图割据的野心家。

而且傅巽此人的行径并不小人,他素来以有知人之鉴见称,多次一言命中。在那一世,他在荆州,曾经评定庞统为“半英雄”,又预言裴潜最终会以“品行清风亮节”而名扬四方。果如所料,庞统后来归附刘备,待遇也只能次于诸葛亮,而裴潜日后则官居尚书令,并且有名望德行。在出仕魏国时,魏讽以才智闻名,傅巽却说他早晚必会谋反,卒之又竟如所言。

吕布欣然任命他为吏部侍郎,负责吏部的官吏评鉴事宜。

……

第821章 荆州俊才(下)

以前有句话,叫做“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意思是楚地出人才,尤其是这里人才鼎盛。

先不提二十世纪崭露头角的那帮建国功臣,只说吕布现在亲眼见到的一些人才,庞统、马良、马谡、刘巴、蒋琬、潘睿、廖立、黄忠、李严、文聘、霍峻、向朗,如果再算上曾经跟荆州有过交集的诸葛亮、徐庶、司马徽以及隐居此地的黄承彦、庞德公,可谓是人才济济。

究其原因,荆州在东汉末年战乱时期是学术中心,这里相对安宁的环境为培养杰出人才提供了条件。最有名的学术领袖是庞德公、司马徽、宋忠等人,他们各有许多弟子。

庞德公是当地士族领袖,司马徽是颍川人,视德公为兄长,被德公称为水镜先生,两人亲密到不分彼此的地步。庞德公让从子庞统去见教司马徽,庞统被徽赞誉为南州冠冕,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娶了诸葛亮的姐姐,诸葛亮每次见庞德公都参拜,庞德公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这两个晚辈学生被司马徽推荐给了刘备,司马徽其他的学生比较有名的有徐庶、石韬、孟建、崔州平。历史上庞德公子庞山民与徐庶、石韬、孟建等都入魏,庞山民任黄门吏部郎,徐庶御史中丞、石韬典农校尉、孟建征东将军。诸葛亮追随刘备,庞统首先担任了周瑜的功曹,后来追随刘备战死,是入蜀的主要谋士。

宋忠,一名衷,字仲子,南阳章陵人。在演义上,刘表死后,他曾代表刘表继承人刘琮和大将蔡瑁等人向曹操上降表,在返回途中,路过新野,为关羽所获,刘备方得知刘琮已降曹操一事,刘备在斥责宋忠后将其释放。刘备是个沽名钓誉之人,他之所以释放宋忠,是因为他碍于名声,不敢杀宋忠。

宋忠是大儒,曾与学者綦毋闿共同编撰《五经章句》,为汉末魏晋时期律学的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蜀谏议大夫尹默、魏卫将军王肃、学者李撰、吴太常潘濬都曾师从于他,这些人物虽然大多都没有什么名声,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三国形势,比如潘濬,他的存在,就曾对蜀汉刘备集团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潘濬,字承明,武陵汉寿人,蜀汉重臣蒋琬的表弟。潘濬为人聪察,对问有机理。潘濬二十一岁时师事于宋忠,并受到建安七子之一的山阳人王粲赏识,因而知名,被刘表任命为江夏从事。当时沙羡县长贪污腐败,被潘濬审查处死,使得全郡震惊恐惧。后来担任湘乡县令,治理颇有名声。后来,刘备领荆州,用潘濬担任治中从事。刘备入蜀,留潘濬统典荆州事务。然而镇守荆州的武将关羽有不敬士大夫的恶习,跟潘濬不和,文武不和,荆州不安,可以说荆州被吕蒙占领,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关羽和行政长官潘濬不和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