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场里没有再继续做锁甲了,也没有做鳞甲、札甲,因为吕布发现无论是锁子甲还是鳞甲、札甲,不论是锁甲还是鳞甲,都很难有效避免弓弩的伤害,毕竟还是有孔洞,孔洞越大,越难以有效避免,但板甲却不仅能有效避免刀枪的伤害,更能避免弓弩箭矢的伤害,因为板甲毕竟是一个整体铸造的。
当然更重要的是加工效率,锁甲、鳞甲的小铁圈、甲片等零件都太小,加工极其繁琐,不仅耗费人力,而且也难以加工强化,特别是锁甲,铁环越细小防护性能越好,每个铁环都要焊接相连,工作量可想而知,工序麻烦所以造价也相对昂贵,而且西式板甲纯属铸造锻造后打磨,根本不需要那么多人工,炼铁技术提高后造价也跟着降了下来,而且板甲稍作改良后,其防护力和同等重量下带给士兵的灵活性为其他铁甲所不及,而且还提供了冷热加工的更加便利的条件。
光明铠打磨后,在阳光下有耀眼的反光,如果能够选择好战斗的反应,迎着太阳战斗,必能带给敌人很大的视觉阻碍,从而增加胜率。
光明铠只是身体的一块防护,除此之外,骑兵们都装有牛皮制造的护臂、护肩、护膝、护腿。
吕布通过跟董卓飞熊军的战斗,越加确认了重装骑兵的无用,虽然他知道鲜卑骑兵是南北朝时期最爱用重装骑兵的,吕布也无意搞出一堆铁疙瘩对付鲜卑骑兵,在吕布心目中,蒙古骑兵的战法才是骑兵的最高技战术的表现,机动性灵活性远优于冲击性。
吕布这次为了大破鲜卑骑兵,不惜出动了珍藏将近一年的杀手锏,高桥马鞍,双侧马镫,铁马掌,在这二万骑兵的坐骑上全都装备上了。
过去的单边马镫只是起上马的辅助作用,上马后就不再使用,没有马镫固定,长枪的突刺力量很难发挥,容易被反作用力带下马来,有了高桥马鞍和双侧马镫,骑兵在坐骑上坐得更稳,原本紧抓着缰绳和马鬃的双手可以释放出来,握紧长枪,一寸长,一寸强,鲜卑骑兵的弯刀还未挥舞到一半,就去见长生天。
有了高桥马鞍、双侧马镫,骑兵在马上不必总是用腿夹住马腹,没有那么疲累的骑兵只要有足够的马匹换乘,一日一夜奔袭五百里甚至一千里都不是问题,而换做以前,用腿夹着马腹夹上半天都受不了。
马蹄最下面的是马的指甲,保护马掌的,在自然中马的指甲就可以保护马的脚了,但是在人对马的利用中,常常让马的指甲磨损大于自然更新,马蹄铁的出现,最大程度减少了因马蹄和地面接触,受地面摩擦,积水的腐蚀对马蹄的伤害,使得马匹的服役寿命更长,也减少了地形对骑兵的影响,大幅度增强骑兵的长途奔袭能力!
这两万骑兵换上光明铠、高桥马鞍、双侧马镫、马蹄铁之后,已经秘密训练了将近一个月,他们已经过了刚开始的不适应期,可堪一战。
吕布八万大军分成四路,偃旗息鼓,往并州进发。
到达太原郡晋阳城之后,吕布收到了前方使者贾诩、田畴的回报。
贾诩作为凉州武威人,跟羌胡人打过交道,他这次前去北地郡、武威郡等羌胡人盘踞的地方,拜见了几个羌胡大部落的头领,传达了吕布联盟的意图。
那些羌胡部落统领们本来以为吕布要他们出兵一起对付鲜卑,都很犹豫,因为他们不想得罪强大的鲜卑人,虽然檀石槐死了,鲜卑分成了三股,但瘦的骆驼比马大,若是他们出兵支持了吕布,吕布战胜后退兵回到冀州,鲜卑人转过来对付的就是他们了。
贾诩看出他们的疑惑,一脸淡然地笑道:“我家大将军要求不高,只要我们大军对付鲜卑时,贵部落能够不插手,不接受鲜卑人的求援,我们从鲜卑人那里缴获的马羊会分给你们一部分,并且会在北地郡富平城开发市场,与你们平等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