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平当然不会反对,欣然应诺,在吴森的带领下,踏着树荫,不大工夫便到了谷中。赵平一路仔细观察着四周,出乎赵平的意料,这里除了先前的五名大汉之外,再无任何警戒。
赵平一想便也释然,这里本来便是人迹罕至,根本没有必要浪费人力戒备防御,先前那无名大汉恐怕只是例行的巡逻罢了。
吴森一路上一边带路,一边与赵平攀谈,言语间对赵平的来意颇多打探。赵平既然领兵至此,自然也不会隐瞒,况且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便对吴森说道:“赵某率军来此,主要却是为了练兵!”
吴森闻言,“哦”了一声,诧异的看向赵平,迟疑了一会这才问道:“听小侯爷之意,莫非是对三韩部落有意不成?”
赵平若有深意的看了吴森一眼,却只是淡淡的说道:“化外蛮夷之地,不服教化,赵某此来,不过是为其重归教化尽一番心力罢了。”
听赵平说的冠冕堂皇,饶是吴森满腹心事,也不由得莞尔,看着赵平摇了摇头说道:“诚如小侯爷之言,三韩地穷民贫,实在不值得小侯爷兴师动众!”
赵平当然不能告诉吴森,他远征三韩,仅仅是为了将这个无耻龌龊的民族扼杀在摇篮之中罢了。当下只得说道:“如今并州并无战事,左右无事,于是某便起来练兵之心。高句丽正与夫余激战,且国力疲敝,没有练兵的效果,便选了三韩,倒也没有其它的想法。”
吴森闻言,只是微笑着看了赵平一眼,对于赵平的这番说辞,他自然是不信,不过所谓交浅言深,有些话还是不能深入的问的。
赵平也不多说,饶有兴致的打量这四周的景色,丝毫没有接着这个话题说下去的心思,虽然这是个极好的拉近二人距离的机会,但赵平显然有自己的打算,有些时候,保持适当的距离还是有必要的!
吴森见赵平并不想多说,也不去自讨没趣,待察觉到赵平对四周的景物表现出十分感兴趣的样子后,便一一为赵平介绍:“此山当地人唤作玉山,至于因何得名,吴某却是不得而知!”
二人边行边谈,不大功夫,便来至谷底。入目处便是一所占地极广,至少在百亩开外的宅院!看着眼前青砖砌墙、碧瓦为顶、雕梁画栋的华宅,赵平简直不敢相信这是在缺乏人力、物力的情况下建造起来的!赵平不由得对眼前穷奢极欲的景象摇了摇头,心中暗道,若是在中原,还不知道要奢华成什么样子呢,对这些世家的豪奢颇有些看不惯!
事实也是,一个逃亡的世家而已,又是在人迹罕至的深山之中,建造如此奢华的宅院又有什么意义呢?宅院最本质的功能也不过是挡风避雨而已。也难怪后汉王朝会亡国,世家如此骄奢淫逸,又怎么能长久的了呢?
似乎发现了赵平的不耐,吴森苦笑着解释道:“此间主人倒是想在此地长住,因此便费了一番功夫!”
听到吴森说的是“此间主人”,而不是“某家主人”,赵平不由得留上了心,难道这里还有不少世家前来避难不成?这似乎不是一个好消息,赵平的原意是劝说他们回到中原,毕竟都是华夏子民。况且如果这些人真的是以剧阳公主刘清为首的话,把刘清迎回并州,利用她的身份,赵平可以做很多事情!
但是,听吴森语中之意,似乎剧阳公主在这里并不是主事之人,至少不是唯一的那个,与她一样具有决定权的还有其他人!赵平忽然想起了剧阳公主的外公,襄阳关氏,想到关氏,赵平心中泛起一丝明悟。的确,若是没有关氏这个水上豪强的帮助,他们怎么可能漂洋过海,来到千里之外的三韩呢?
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这话实在是太正确了!任他亲如兄弟,只要利益分配不公,就会出现冲突,大则反目成仇,互相攻讦,小则老死不相往来。无奈,人是社会性生物,利益是最基本的纠葛,在自己的切身利益面前,又有多少人能够看得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