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八日,赵平自祖父的封地孟县返回后,稍作休整,第二天便赶往雁门。并州作为中原抵御鲜卑的第一道防线,每年几乎都要面对鲜卑的两次大军侵犯。
鲜卑是游牧民族,虽然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逐渐向农耕文明过渡,但这个民族劫掠的天性依然存在。每年的六月时分,由于田中小麦已经成熟,鲜卑虽然顾及炎热的天气,但粮食的诱惑却也是巨大的,因此虽然不是每年都派兵劫掠,但三五年中总会派出兵马劫掠一番。
而秋末冬初,草原上草枯水消,天气渐冷,已不适合放牧,每年此时鲜卑更会越过长城,到中原大肆劫掠一番。
去岁一战,鲜卑损失了囤积多年的大半粮草,今年定会出兵劫掠,因此赵平早早的便赶到了雁门西陉关,协助岳父防守。
历朝历代的都无法避免北方游牧民族的劫掠,虽然偶尔会出现一些天才的将领,通过他们的努力,能够保卫边境暂时的平安,但这只是暂时的现象,如李牧、卫青等绝代名将毕竟不会经常出现。因此在无法彻底的将游牧文明征服之前,游牧民族的威胁是永远存在的。
四十年前,赵麟的出现,使得后汉王朝的边境安定了一段时间。但十余年前赵麟去官,马焕虽然也是难得的将才,但由于后汉国力渐衰、兵力分散,而鲜卑却被拓跋鲜卑统一国力大盛等故,后汉王朝对鲜卑已经无法形成有效的压制,因此近十年来,边境战事可谓年年不断,烽火连天。
近四十年以来,鲜卑人一直无法跨过雁门,成就他们饮马黄河,扬鞭中原的梦想,赵麟与马焕二人可谓功不可没!前后两位当世名将的据守,犹如屏障一般,拦住了鲜卑的南下之路。
鲜卑当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因此借赵麟去官、后汉王朝裁撤幽并总督,将边军一分为三之机,十余年来每年都会出兵犯境。特别是去岁,鲜卑更是联合羌族,集结大军二十五万,直取雁门!只是依旧铩羽而归,丝毫未占上风。
自十四岁那年起,赵平每年都会来到西陉关,协助岳父守卫雁门,四年来大小百余战!不仅磨练了赵平的意志,锻炼了他的武艺,更为他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
后汉质帝黄龙六年五月二十九,在安远门的瓮城外,赵平告别了依依不舍的妻子月窈以及妹妹元嘉和青月、小惜、小容几人,与伊娄真直奔雁门西陉关而去。
自东汉末年,由于国力衰弱,内战连连,并州九郡中的云中、定襄、五原、朔方四郡被新兴的鲜卑趁机占领。自此中原不仅丧失了优秀的马场,使中原几无良马可用,更失去了屏障中原的地利之险。
纵观华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斗争史,论及武力其实中原的王朝并不逊色!强大的匈奴以至现今的鲜卑在与中原王朝的争斗中都未取得绝对的优势,甚至是胜少败多之局。
只是由于北地荒僻苦寒,以草原为主,根本不适合以农耕为主的汉族文明定居。因此每次都只能是被动的防御,即便是主动出击一两次,也只是出于战略上的考虑,根本不可能彻底消灭这些异族。因此,华夏的历代王朝虽然击败了一个又一个强大的异族文明,却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异族对中原的威胁,边患犹存。
鲜卑目前实行的国策无疑带给了中原王朝一个巨大的契机!大力在鲜卑推行汉制的鲜卑皇帝拓跋宏显然有着巨大的野心。他清楚的明白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天性根本无法建立一个如华夏一般持久而强大的文明!
他有着太多的前车之鉴,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那些盛极一时的游牧文明强则强矣,却无法持久,只能如昙花一现般,最终还是无法避免的消亡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一个仅仅代表存在过的名词而已。
而南方的华夏文明却是历久不衰,这个民族不仅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韧性,更有着恐怖的同化能力。或许会有低潮,却永远不会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