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页

“是啊,城池港口可以重建,可博学的人才却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培养出来的。此次的动乱等于是让幕府从庆安元年至今十年的努力付诸东流。”伊藤仁斋说到这里忽然将话锋一转道:“主公,其实此次动乱给我朝带来的后患还远不止此。由于叛军刺杀天朝女皇与亲王的疯狂举动,给了中华朝名正言顺干涉幕府内政的口舌。正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啊。”

“咳,这也是无奈之事。毕竟是我朝的僧人刺杀了天朝的亲王,现在又要劳烦天朝出兵帮忙平乱。重金赔偿总是免不了的事。”德川光国无奈地说道。一想到在冈山的中华军,德川光国心中就充满的了崇敬。在他看来日军与中华军的差距不仅仅是在武器上。更为重要的是中华军有着极其严密的军制,士兵各个都训练有素,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而这一点恰恰是这个时代的日军所无法企及的。从战国时代至今整个东瀛列岛几乎都没有经历过什么战争。军队的兵源来自于地方封建主的私兵。这种由主从关系构成的部队在小规模作战时组织巩固,不易溃散,散而可以重聚。家臣更是以死于君主马前为荣,因此战斗力颇强。但在大规模作战时却又各自为战,指挥难以统一。一些武士战斗时偏重于一骑对一骑的单打独斗方式。幕府军如此,倒幕军亦是如此。因此在面对组织严密的中华军时往往损失惨重。

“怕只怕到时候事情不是花钱就能解决得了的。”伊藤仁斋意味深长地说道。

“怎么?先生认为天朝那边还会有别的更严厉的要求吗?”德川光国皱起了眉头道。

“割地。”伊藤仁斋用扇子点了点坐垫道。

“割地?先生说笑了吧。中华朝地大物博又哪儿会在乎我们这点弹丸之地。”德川光国听罢宛然道。

“主公此言差矣。如果中华朝真是博物到无欲无求我东瀛百姓也就不会如此排华了。”伊藤仁斋连连摇头道。

“这么说来,天朝真会对我国有土地上的要求!”德川光国不由一惊道。

“依在下看来,这还是比较轻的。”伊藤仁斋面露忧色道。

听自己的幕僚这么一说,德川光国立刻就联想到了最坏的情况道:“先生的意识难道是……”

“应该有可能吧。不过只要我们处理得妥当,事情还是有挽回余地的。”伊藤仁斋连忙以安慰的口吻接口道。

“这……咳……”痛心疾首得都快说不出话来的德川光国最终从牙齿里硬是挤出了一句道:“这帮混蛋真是祸国殃民!”

“主公息怒。现在再去责怪叛党已于事无补。如何收拾好接下来的残局才是主公您现在最要考虑的事。”伊藤仁斋进言道。

“如果事情真像先生所言,那在幕府该如何同天朝那边周旋呢?”德川光国赶紧追问道。

眼见德川光国进入了状态,伊藤仁斋当即更为深入地说道:“照眼前中华军的动向来看,中华朝方面估计会在将叛军赶出本州岛后,利用盘踞在九州的叛军向幕府施加压力,并提出诸多要求。这时候幕府势必要派人前去同中华军谈判。而现今幕府之中能担此重任的非主公您莫属。不过在下认为主公您千万不能接下这次任务。”

“哦,先生既说在下是幕府中唯一堪当此任的人。为何又要在下不接此任呢?”德川光国不解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