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页

“陛下,还守在里面吗?”

“陛下没事吧?”

张家玉刚一跨出门槛,立即就被外头焦虑不堪地众臣围做了一团。却见神色铁青的他只是无奈地摇了摇头。正当众人想要进一不询问时,门又被打开了。这一次走出来的是女皇的金兰姐妹李凤儿。见她双眼红肿不断抽泣,张家玉不由地微微一惊问道:“李夫人,你怎么也出来了?”

“陛下……陛下她说她想一个人静一静。我怎么劝说都没用。现在……现在连话都没有了。这样下去可怎么办啊。”李凤儿哽咽着说道。

眼见李凤儿哭得更厉害了,张家玉等几位大臣连忙安慰了她几句并吩咐一旁的侍从扶她下去休息。而望着李凤儿孱弱而又颤抖的背影,现场众臣心情也随之彻底跌到了谷地。一个时辰前的那场变故,至今在众人脑海当中还像是在做梦一般。谁都不会相信原本一场欢天喜地的接见,竟会以这种结局收场。愤怒、忧虑、哀伤、不解种种情绪的交织让这些平日里向来冷静从容的朝廷大员也变得异常焦躁起来。

“该死的倭狗!竟敢派刺客行刺陛下。这状血债一定要用血来偿还!”脾气向来暴躁的李耀斗将军率先爆发道。一直驻扎辽东的他此次来燕京原本是为了调任蒙古一事来向女皇做汇报的。却不想竟会在燕京遇上如此骇人听闻之事。盛怒之下此刻的李耀斗早已将去蒙古一事抛到了脑后,一心想着要去同凶手算帐。

事实上,不只李耀斗有这种想法。对于在场的海、陆将领来说,今日之事乃是倭人甩在他们脸上的狠狠一巴掌。无论是为女皇报仇,还是出于军人的尊严,都需要他们用手中的枪来捍卫。因此李耀斗的话音刚落,周围的海陆将官们便纷纷跟着附和起来:“对!血债血偿!不能放过倭狗!”

“咱们现在就去调兵打到倭国去!”

“先把城里的倭狗抓了祭旗!”

“都给我站住!”张家玉的一声怒吼让情激奋着要离开皇宫实施报复计划的将官们当场就楞在了那里。而张家玉则稍稍平复了一下情绪呵斥道:“你们想干什么!想制造混乱吗!看看你们现在的样子哪儿像个帝国军人!”

“可是元帅……”几个军官委屈的想要解释。却不想还没说完就被张家玉毫不犹豫地打断道:“在事情弄清楚之前,没有陛下的旨意,谁都不许胡乱下令,否则军法处置!”

有了张家玉的这番警告,在场的将官们立刻就安静了下来。而在一旁外务部执事袁继咸则跟着嘟囔了一句:“倭国的刺客固然可恶。但燕京府衙门怎么会让如此危险的刺客接近陛下呢!”

袁继咸这话一出立刻就引起了在场燕京官员的一致不满。却听其中一位与袁继咸一样同是四品的官员大声反驳道:“袁大人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说是我灯故意想放刺客进来的吗!”

“大人您可不能信口开河啊。在陛下来之前燕京府就已经逮捕了不可疑之人。这其中还包括六名妄图制造爆炸的倭人。”燕京警务长冷汗淋漓的解释道。

“那为什么事先不认真检查那尊佛像?”袁继咸跟着追问道。

“大人您也说那是尊佛像了。如此佛家宝物我等凡夫俗子岂敢随意亵渎。更何况,那海慧还持有外务部颁发的度牒。”其实面对周围军官可以杀死人的眼神燕京警务长早已被吓得两腿发软了。不过面对袁继咸的责问,他还是本能地反驳了几句。毕竟倭人用佛像做掩护,用僧人充当刺客是不争的事实。佛教在中华帝国虽不像在暹罗、缅甸、朝鲜、倭国等国那般被奉若国教直至影响政局,却也对中原的政治文化生活有着不可磨灭的深远影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倭人的这次暗杀对于任何一个信奉佛教的国家来说都是极其恶劣的行经。却不想燕京警务长的这寥寥数语立刻就将矛头转向了外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