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暂时被安置在第六步兵师参谋部,领少校军衔。听说完淳你这次也升任少校了。如此看来你我也算是殊途同归了啊。”袁世泽眨了眨眼睛道。
“那里,草原上为帝国守卫边关的将士多得是。我这少校军衔靠得只是以前的出身罢了。”夏完淳谦逊的说道。
“哎,完淳你可不要妄自菲薄。当年你的能力在团里可是数一数二的。你那时若是能留在南京参谋部而不是主动请缨来关外的话,相信现在我可就要叫你长官咯。”直到现在袁世泽还是打心眼里为夏完淳当年的选择感到惋惜。因为在他看来夏完淳不去参谋部实在是参谋部的一大损失。
“世泽兄不必为小弟太过挂怀。是在南京,还是草原;是做参谋,还是做边关守将,这都无关紧要。只要能为朝廷效力,精忠报国,完淳就已心满意足了。”夏完淳坦然说道。
“听了完淳贤弟这一席话,为兄算是明白什么是赤子之心了。是的,无论在哪儿还不是都在为国家效力。”袁世泽打起了精神道:“那完淳你这次处理完公务后,是否又要回库布勒哲库去了呢?”
“我已经被调离库布勒哲库了。军部给了我三个月的休假。休假完毕后会被安置到何处,暂时还要等通知。”夏完淳略带惆怅的说道。虽然库布勒哲库只是一个荒凉的堡垒,但五年来的守关生涯却也让夏完淳与那片草原结下了深切的情谊。不过一想到有三个月的休假,他的心情不由地就变得轻松起来。却听他跟着说道:“可见世泽你来得还真是时候,咱们这次可是有的是时间好好聚聚了。”
“我个大老粗可不需要你来陪。完淳你在此守关多年之前应该也没什么机会回家探亲。有这个时间还是趁机回家看看家中父母妻儿吧。”袁世泽连连摇头道。
“可是世泽你也是难得来一次。况且此地离辽东路途甚远,这一来一回的三个月时间恐怕也紧得很。”夏完淳跟着解释道。
“我看你小子想陪我是假。怕军部这段日子有行动,回家了以后无法按时赶回是真吧。”袁世泽一针见血道。眼见自己的想法被点穿,夏完淳当即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袁世泽见状,便笑了笑,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你就放心回家探亲吧。我敢保证在明年开春之前,这里依旧还会是一副风平浪静模样。”
可谁知夏完淳却突然抬起了头,追问道:“世泽你何以会如此的肯定?你是不是知道了些什么?”
面对神情肃然的夏完淳,袁世泽先是楞了一下,继而无奈地笑道:“完淳,我又上你的当了。咳,既然你如此追问,那我也不妨直说。反正这些事情在南京早已人尽皆知了。”说到这里他不由地整了整思绪反问道:“完淳,你可听说这一次在南京发生的国会否决事件?”
“国会否决事件?这我倒是真没听说过。此地与中原相隔万里,消息向来十分闭塞。世泽,京师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夏完淳加紧追问道。
“其实此事说起来也十分简单。这次在国会召之时,荷兰突然派使节前来向天朝称贡并要求朝廷为其与英国的争斗主持公道。在此之后西北又传来了青海准葛尔部日渐强势威胁朝廷威严的消息。结果国会议员就朝廷是该以经营海外为主,还是经略西北为主产生了分歧。最终导致了国会否决内阁议案的事件发生。当然最后通过协商以及修改部分议案,事情还是顺利解决了。但是议案所得出的结论却是‘陆海并进’。”袁世泽苦笑着说道。
“陆海并进?这么说来朝廷很快就要向西北进军了吗!”一听有仗要打,夏完淳立刻就来了精神。
“完淳,你可先兴奋得太早。国会得出的方案可是‘陆海并进’,而不是一路挺进。正因为如此,朝廷至今也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方向来。眼下时节已渐渐入冬,早过了进军草原的最佳时期。军部是绝对不会在隆冬季节出兵西北的。因此这西北虽说终究会开战,但早也要等到明年开春。至于具体时间或许还得要取决于中原商会的态度。”袁世泽认真的分析道。
“什么!取决于商会的态度!朝廷何时出兵怎么会取决于商会的态度呢?”夏完淳不解的惊呼道。要说军部会在来年春天出兵,他并没有什么意义。事实上,熟知草原气候的夏完淳远比袁世泽更清楚什么时候才是最佳出兵时机。因此他根本不介意朝廷会否立即开战。在他看来只要朝廷有这么一个相关计划,就足以让他心满意足了。但说到具体开战时间需要取决于商会,夏完淳可就真有些不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