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首相大人。”眼见没事了的两人当下便若无其事的站起了身,退回了自己的位置。眼见一场内部问题被就此被化解,众人也跟着欣慰地舒了口气。却见陈子壮抚了抚胡须清嗓开口道:“诸位,如今天下人皆知朱明皇室无人君之福,以至四方大乱!若非孙首相在朝,天下早为流寇东虏所篡了。然太后黄氏不知恩图报,倒行逆施,直欲与天下为敌。如今惟有一举攻破京城,剿灭妖女黄氏才能还我大明朗朗乾坤……”
随着陈子壮一番义正严词的话语响起,底下的一干人等也跟着认真的点起了头。在经过了陈子壮等人的一番鼓动之后,一场夺权篡位的事件转眼间就变成了顺应天命的仁德之举。仿佛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是在为这个国家与民族着想。对于中国文人的这种嘴上功夫孙露本人深感佩服。一个毫无背景,毫无血统可言的人,只因为一句“替天行道,顺应天命”就可以成为一国之君。这在讲究贵族血统的欧洲国家是难以想象的事。而在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却有着两个极其重要的传统:一是君师合一,以圣贤经传为工具,箝制臣民思想。另一是利禄引诱与生死、荣辱威胁相结合,纵横捭阖。两者往往交相为用。每当改朝换代或是政局大变动的紧要关头,后一条总是各项黑风恶雨的主要推动器。一旦当权者夺取政权站稳脚跟后,又会利用前一条来给自己披上合法合理的外衣。而孙露此刻就在经历这种极富中国特色的权利更替。
“陈先生说得太好了!孙首相您放心我等岭南诸省,不止是岭南诸省,包括安南、南洋诸国在内,全都会奉您为大明的正朔的。”当陈子壮眉飞色舞着发表完他的演讲之后,坐在孙露右手边的陈文豹头一个就向孙露信誓旦旦地保证道。与杨氏家族关系密切的陈氏家族一直以来都默默地支持着孙露。特别是陈家明这几年在南洋的经营更是粤党在财政上有力后盾。一旦孙露真的登基称帝,那将意味着陈氏家族也能成为皇亲的一支旁支。这对从来自岭南的陈氏家族来说不能不算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然而此时的孙露却微微一皱眉头摇头道:“诸位言重了。我乃是一介女流,又是明臣,这么做天下的百姓如何能服气啊。南京的皇储虽还未正式登基,又是个未满周岁的婴儿。但江南、闽北诸府都已奉南京的号令行事了。可见朱明皇室在天下百姓心目中还是中原的正朔啊。”
孙露的话音刚落,却见一个年轻后生突然起身拱手道:“首相大人多虑了。江南诸府奉南京号令只是暂时的权宜之计罢了。如今大人已经率仁义之师南下,我等自然不必再委身于黄氏妖女了。此乃江南及闽北各地官员士绅联名书写的情愿书,恳请孙首相以天下为重,救万民与水火。”
那人说罢便取出了一本厚厚的册子献给了孙露。孙露面不改色地接过了册子,在仔细翻阅了一遍后,点头感叹道:“我孙露何德何能,得江南父老如此厚爱啊。”继而她又回头打量了一番眼前的年轻人,开口问道:“这位公子起来吧。敢问公子尊姓大名?”
“回首相大人,小的不是什么公子,小的只是一介仆从。奉我家公子之命特来向大人进献情愿书。”
“哦,那你家公子又是何人呢?”孙露好奇的问道。
“回大人,我家公子姓王,名罡,乃是杭州商会的少东家。”
“王罡?王霖生的儿子?”孙露在心中将那个名字默念了一遍后,又微笑着向眼前的这个年轻问道:“你还没告诉你的名字呢。就算是仆从也该有自己的名字吧。”
“回大人,小的王茗烟。”年轻人一个抱拳自报家门道。
“王茗烟?恩,好名字。起来吧,相信你不会一直做仆从的。”孙露颔首示意道。
眼看着江南、闽北诸府都献上了情愿书,汤来贺也忍不住跟着向孙露进言道:“大人您瞧您现在可是众望所归啊。您就即刻下令过江吧。”
“恩,过江是必然的事。本相只是担心那黄氏会狗急跳墙,伤害被扣的大臣与藩王。”孙露担忧的说道。
“大人放心,陈大人他们自有范将军亲自带人解救。至于那些藩嘛……”说到这儿的沈犹龙停顿了一下,继而阴沉的一笑道:“俗话说得好: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既然黄氏所谓的政变注定是一场闹剧。那我们就让这场闹剧变得更有意义一些吧。”
第十八节 血腥的闹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