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页

“奴婢乎兰给主子请安。”一个约莫二十岁左右的大眼睛宫女连忙走了进来请安道。却见她那秀丽的面孔上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恐慌。此时小博尔济吉特氏已经站起了身眼见乎兰这副表情她不禁皱了一下黛眉问道:“怎么?出什么事了吗?”

“回主子的话,奴婢刚才听说武拜带兵围了郑亲王府。摄政王和满达海带兵围了东直门。闲杂人等都不让进去。有人还在郊外看见了肃亲王的人马进了东直门。”乎兰连珠炮似的说出了她所知道的一切。

“啪”的一声小博尔济吉特氏手中的佛珠忽然被撤断了。念珠象珍珠一般撒落了一地。她只觉得一阵的晕眩。多尔衮终于动手了。而且目标是这么的明确。原本以为多铎在南方吃了大亏他会收敛一些。可没想到他比南下前更加疯狂了。小博尔济吉特氏明白多尔衮这次若是将豪格和济尔哈朗完全扳倒。那自己儿子福临的皇位也算是做到头了。长久以来小博尔济吉特氏虽然靠着多尔衮来扶持自己的儿子做皇帝。而在另一方面她也利用豪格和济尔哈朗来牵制多尔衮的野心。所以她决不能让多尔衮打破这种平衡!

忽然小博尔济吉特氏打起了精神对乎兰说道:“乎兰,把哀家那件月牙色的旧袍子拿来。”乎兰不知道自己的主子为什么现在会想穿那件旧袍子。不过她还是按照庄太后的话去做了。不一会儿小博尔济吉特氏就换上月牙色袍子。这是一件蒙古试的袍子,领口和袖口上都绣有精致的花边。这一刻小博尔济吉特氏不再是紫禁城的庄太后而是科尔沁草原的大玉儿。只听她用蒙古语说道:“宣睿亲王至慈庆宫见驾。”

第十四节 多尔衮的三个心愿

夜色中一盏泛着幽黄色光芒的灯笼引着多尔衮穿过了紫禁城长长的巷子。夜色笼罩下的紫禁城看上去庄严而又诡异。当多尔衮接到庄太后的懿旨时他正同自己的幕僚们研讨着下一步的计划。现在济尔哈朗和豪格算是被圈起来了。为了不夜长梦多他的幕僚们早就拟好了两人的罪名。包括指控济尔哈朗府第逾制,以及随顺治帝从盛京移驾北京时违弃旧例等等。其中最严重的是说他在顺治移驾时阴谋拥立豪格。至于豪格的罪名就更加的五花八门了。除了豪格鼓励对他自己的拥立,并曾公开反对过多尔衮外。还加上了克扣粮饷、擅自离开驻地。以及在这次两淮之战中贻误战机对多铎部见死不救等等数项罪名。让人不得不佩服的是这里的每一条罪名都有理有据让人无可辩驳。这当中除了济尔哈朗和豪格原本就行为不检外。也可看出多尔衮这些年的处心积虑。当然也少不了他的幕僚在幕后的指点与帮助。

多尔衮当然知道庄太后此刻找自己是为了什么。也知道以目前的情况自己最好是不要去见她。可是一想起大玉儿那缭人的身姿多尔衮就有些把持不住自己了。去?还是不去?思量许久后多尔衮还是决定去慈庆宫。于是在宫女的导引下多尔衮跨进了正殿旁边的暖阁中。

“叔父摄政王多尔衮叩见圣母皇太后。”多尔衮恭敬的请安道。空气中若隐若现的幽香则使人有中说不出的舒适感觉。房间里的布置简单而又雅致体现出了主人本身的品位。小博尔济吉特氏是后宫中少数几个能通晓满、蒙、汉三种文字的女子。她的学识甚至还得到过范文程的夸奖。

“十四皇叔不必多礼。”小博尔济吉特氏的声音清澈而又温和。仿佛只是同自己的小叔子聊家常一般。

“谢太后。”多尔衮这才起身抬头一看,却不由的楞了一下。那件衣服实在太眼熟了。那种香味应着这件衣服多尔衮恍惚间仿佛又回到了十年前。当“大玉儿”这三个字几乎就要脱口而出时。传来了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十四皇叔傻站着干嘛。坐呀。”

多尔衮这才反应过来尴尬着坐在了炕上。只听他依然用严肃而又恭敬的语气说道:“不知太后召臣前来有何要事?”

“哟,几天不见十四皇叔倒显得客套起来了。”大玉儿笑吟吟的示意周围的宫女回避。这下房间里就剩下了她和多尔衮两人。“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只是皇上已经七岁了。也到了该找师傅的年纪了。哀家想给皇上请个几个师傅教皇上学习汉文。毕竟咱大清入了关也得学学汉家的治国之道吧。”

“依臣看来,这点就不必了吧。我大清一向以弓马立天下,学这些有什么用。崇祯皇帝饱读诗书这江山还不是给丢了。不如等再过几年皇上长大些了找几个满州的巴图鲁教皇上弓马骑射。这才是我大清的皇帝该学的。”多尔衮略带傲慢的回答道。这回答一半是出于真心,另一半则有些口是心非。

“哀家只是觉得皇上这些日子成天的和小太监们斗蛐蛐也不是个办法。想要收收皇上的心。十四皇叔是我大清的栋梁。堪比当年的‘周公辅成王’。既然十四皇叔都这么说了。就照十四皇叔所说的去办吧。哀家待回儿让人知会郑亲王一声。毕竟他也是辅政王嘛。”小博尔济吉特氏云淡风轻的说道。

“太后,还是别费心思了。太后今天让臣来不就是为了郑亲王和肃亲王的事。”多尔衮忽然抬头直视小博尔济吉特氏道。在他那灼人的目光下小博尔济吉特氏的呼吸都变得急促了。她连忙回避了多尔衮的目光略带尴尬的说道:“十四皇叔在说什么呀。哀家是在和皇叔说皇上请师傅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