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什么事我先告退了。”刘子光拱拱手刚要走,忽然被赵婧叫住了,“刘少保,我还有话和你说。”
大庆殿的东挟殿内,所有的内侍宫女都被清空,只有赵婧和刘子光两人,他们俩也算是老相识了,对于赵婧,刘子光总有一点心虚,在她深邃的眼眸中,似乎一切人都是透明的,刘子光干过的那些龌龊事情,难免不被这个女特务知道。
沉默了良久,终于还是赵婧先开口了:“小明王只是个年轻的书生,并不清楚枢密院的计划,况且他对你根本不构成威胁,所以……得饶人处且饶人吧。”
赵婧口中的小明王就是朱常洋,建文帝流落在南洋的后裔,暴乱一开始的时候刘子光就派出南厂番子联络到了潜伏在旅宋礼部的原东厂密探,顺着他的线索摸到了小明王的府邸,解决了王府的守卫之后,顺利地将朱常洋绑了回来,刘子光并不是想杀他,而是准备将其作为一份大礼献给朝廷,要知道建文帝的余脉可是朝廷最为关心的一件事,刘子光能立此奇功,想必爵位又要上升一档。
“明人面前不说暗话,小明王是在我这里,我不会杀他,毕竟他也是我们大明的王爷,住在南京似乎更合适一点,我朝天子圣明,断不会做手足相残之事。”刘子光道。
“利用小明王和官家联姻,旅宋就有了入主中原的借口,这是枢密院的计划,想必你已经知道了,要不然也不会下手那么快,等我的人赶到的时候你已经得手了,其实对于这个计划我一直反对,因为我觉得即使想入主中原的话,或许有更好的人选。”赵婧淡淡的说,仿佛只是在和刘子光唠家常,全然不像是在说及其机密的军国大事。
“殿下觉得当着一个大明使臣的面谈什么入主中原之类的话合适吗?”刘子光皱起了眉头。
“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本来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大宋政体先进,科技发达,大明地大物博,人才济济,如果能强强联合,何尝不是一桩美事,至于皇帝是姓朱的做还是姓赵的坐,着实不打紧,皇帝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把天下苍生的福祉寄托在君主是否贤明上,未免太过儿戏,目前大明的内阁制和旅宋的立宪制相对来说都比前朝有了进步的,可是还不够完善,我觉得这皇位……其实真的可以轮流坐的。”
赵婧不理会刘子光装模作样的质问,自顾自的说出这么一番惊世骇俗的话来。
刘子光瞪大了眼睛,半晌说不出话来,忽然一笑,拍起了巴掌,“好,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是不是这皇帝也非一脉相传,是由什么元老院、枢密院从皇族里选出来,或者干脆这样,全民直选,皇帝直接从老百姓中产生,岂不更加民主?”
“民主?人民当家作主?这个词不错,头一次听说,你说的这办法比我说的还要彻底些,就象尧舜禹时候那样,君主由民间的贤能之士担任,干得好就延长任期,干不好就禅让。任期内有污点的,直接由大理寺弹劾。嗯,这个主意不错。”很显然,赵婧的这种离经叛道的想法很少有人赞同,遇到刘子光这么一个知音,她显得有些兴奋。
“这个是后话了,刚才你说的那个比小明王更合适的人选,便于你们实施入主中原的计划?”刘子光岔开政治制度的话题问道。
赵婧笑而不答,只是看这刘子光。
刘子光被她看得发毛,说道:“你说的这个人不会是我吧?”
“你很聪明,说的就是你,一个无权无势的朱明皇室后裔怎么比得过权势滔天,手握精兵,掌管大内,提督南厂的风云人物,枢密院不是没考虑过拉拢你,但是觉得你属于乱世枭雄级别的人物,很难控制,所以最终还是选择了控制性很高的小明王。不过现在枢密院那些老人都不在了,旅宋的局势也有了变化,这个计划就要随着变化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