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一下子醒悟过来,他想了想又强辩道:“父亲让我去打仗,总不能不给粮食吧?”
“给是要给,给多给少,什么时候给却是丞相定的。”郭女王见曹丕明白了其中的要点,生怕曹丕恼怒,也不再多说,轻手轻脚的替曹丕穿好了衣服,端着托盘退了出去。曹丕怔怔地坐了一会,越想头越大,自己以为得计的,却是个圈套。如果丞相府不再大量拨粮,这关中的仗还怎么打?怪不得父亲说他还要打三五年的,原来是这么个意思。他有些烦躁的看了一眼四周,随即命人备车,决定去找随同他一起回来的吴质商量一下。
吴质一听曹丕的话,也皱起了眉头,他觉得曹丕的决定显然是错了。关中的仗看起来是大捷,其实已经打成了烂仗。西凉军虽然打败了,但他们主力并没有受到重创,现在十几万人散入四方,想要彻底平定关中、西凉,没有个三五年时间根本不可能。如果曹丕趁着曹操让他收手的时候撤出关中,那么后面的仗再怎么打都与曹丕无关,他反正已经有了战功,而且不必为后面可能的战败承担责任,有利而无害,可是要打下去,万一打败了,这战功可就全没了。更关键的是,他在关中打仗,一时脱不了身,那么曹操为了补偿曹冲,必然会在其他方面给曹冲安排美差。曹冲又得了欢心,又得了便宜,却是名实双收了。至于江东,孙权、刘备那两人仅靠扬州、交州怎么可能是曹冲的对手,时间拖得越久,或许对曹冲越有利。
曹丕听吴质也这么说,不免有些急了。他越想越懊恼,越想越郁闷。吴质见他大年初一心情就不好,只得劝道:“公子也不必着急,这也只是我们的猜测而已,说不定仓舒公子放不下荆州,还要回去的,丞相未必会把他留在身边。”
“万一父亲借机把他留在身边呢?”曹丕想起最近邺城传得比较疯的那个传言,心里更急了,万一天子真的封了父亲为王,到时候必然要立世子,父亲一直偏向仓舒,自己这个时候又不在邺城,岂不是被仓舒占了便宜?一旦自己丢去了世子之位,再大的战功又有什么用?再说自己打仗之方面确实和仓舒有不小的差距的,万一战死在关中,那就更亏得没影子了,白白便宜了仓舒。
“封王的事,恐怕一时还决定不了。”吴质摇了摇头,“许县那边的情况我还不太清楚,但邺城这里,却是暗流涌动,我可听到不少反对的意见,虽然他们不敢明着和丞相较劲,但他们咬着高祖皇帝的白马盟不放,丞相一时恐怕也拿不出对付的办法。邺城如此,许县恐怕也会哪些,甚至更强烈一些,天子也不会这么轻易的答应封王,这可是有先例的。”
“你是说封王的事办不成?”曹丕又是开心,又是失望,开心的是仓舒一时占不到便宜,失望的是如果真封不成王,那他也没有机会了。这种矛盾的心理让他患得患失,无所适从。
“公子何不推荐仓舒公子去许县办这件事?”吴质忽然灵机一动:“仓舒公子如此顺利,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他深受天子信任,才能官拜镇南将军,代表了天子正统,所以在荆州、益州势如破竹,士人大族望风而降。如果现在他去许县让天子请封丞相为王,你说天子会怎么想他?”
“怎么想他?杀了他的心都有。”曹丕顺口说道。刚说完,他立刻明白过来,对啊,让仓舒去许县请封,封成了,天子要恨死他,封不成,父亲恐怕也不会再对他那么看重,正是两头不得好的主意。“季重,高明!高明!哈哈哈……”曹丕哈哈大笑,满天的乌云似乎都一时散去,又是晴空万里。
果然不出曹丕等人所料,春节过后的第一次家庭会议上,曹操宣布了由曹彰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以田豫为副出征三郡的事情,同时让曹冲暂领中护军将军,带着禁军驻扎在河间为曹彰后应。曹丕生怕曹操把虎豹骑趁机给了曹冲,立刻提出让曹冲去许县请封的建议。曹操一听,也有些犹豫,他正为这事发愁呢,本想试探一下的,没想到跟上次立丞相一样,又成了僵局。好象除了曹冲,还真没有合适的人选,当然了,他也确实想知道曹冲对这件事的态度。
当曹操笑眯眯的像个老狐狸一样的问曹冲的意见时,曹冲几个兄弟都愣住了。曹丕是觉得事情有些太顺利,曹冲却是觉得有些转折太快,前面曹操还分明有意让他带着精锐去河间,怎么突然之间就又变了主意?
不过面对着曹操笑眯眯的眼神,曹冲心里升起一阵警惕,把快到嘴边的反对意见又咽了回来,他想起在乌林时曹操的怒吼,想起他当时蒙混过关的那个说辞,知道这个时候直接回绝显然不是什么好办法,他点了点头,恭敬地说道:“父亲有命,焉敢不从。”
“仓舒,你说为父要求封王,是不是合适?”曹操还是笑容满面,又转过头对曹丕、曹彰、曹植三人说道:“你们说呢?”
“当然合适。”曹丕第一个说道:“父亲力挽狂澜,要不是父亲东征西讨,这汉室江山早就没了,这么大的功劳不封王什么人才能封王?”
曹彰和曹植却有些迟疑,曹植咂了咂嘴,吞吞吐吐地说道:“按理说,父亲的功劳封个王也是应当的,只是高祖皇帝白马誓言之凿凿,音犹在耳,‘非刘氏封王者,天下共击之’,这父亲要是封了王,会不会成为众矢之的?”
曹彰点了点头,有些为难地看了曹操一眼,他虽然没有开口,可是他的眼神却表明了他附和曹植的意见。曹操也不生气,他抚着花白的胡须,转过头炯炯的看着曹冲,一点也没有老花眼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