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土生让赵率教给马良写信鼓励他,让他无论如何也要坚持到底,只要守住这座城池,就像是当年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一样立下了不世之功,封一个伯爵是绝对没有问题的。马良给易土生的回信,声称敌军将军有二十万人马,不分昼夜的攻城,挖地道扔石头吕公车甚至是敢死队全都用上了,但是自己凭借先进武器,和稳定的心态,丝毫不乱,相信七天之内敌人据对无法破城。最主要的问题是,马良那里实在是不缺粮草啊。
易土生大为欣慰,除了提升马良为总兵之外,还赐给他子爵的称号,让他一定戒骄戒躁等待着大部队的支援。
大约四天之后,易土生的先头部队终于赶到了敦煌郡的外城,传说中的二十万人马果然是联营数十里,号角连天的正在频繁调动。看来是得知了自己的援军到来,所以停止了攻击,还隐隐有撤退的趋势。
赵率教在马上建议:“敌人有撤退的意思,我们不如立即追上去,把他们斩尽杀绝。”
易土生道:“不好,敌人对我们的虚实并不了解,他们只知道我们总是打胜仗,而不知道我们的先进武器有多么先进,比如说现在这个时候,茫茫草原一片平地,我们完全可以用神武大炮和装甲车轰炸他的军营,保管顷刻之间就让他的一般兵力上了西天,但是由此一来,敌人就会知道了我们的强大,必定不肯集结兵力同我们决一死战。我的意思是,在攻克玉门关之后,再亮出我们的势力,到了那个时候,他们后悔也晚了。”
祈秉忠道:“难道就看着他们这样从容撤退,敌人会不会生出疑心。”易土生笑道:“那就麻烦祈秉忠将军带三万骑兵,不许开枪,送他们一程,记住要见好就收,这一战不是咱们的目的,要胜利就必须是大的胜利。”祈秉忠深深佩服,领兵而去,而易土生却来到了城下,亮出了自己的招牌,让马良开城门,进入城内。
易土生只带了两万人进城,但都是精兵强将,其余的人马全都在城外驻扎,准备等待着后续部队陆续赶来然后一起攻打玉门关。
马良这还是第一次见到闻名遐迩的皇父摄政王立即被易土生的风采所折服,赶忙走下城头向易土生行礼,易土生却抢先下马,冲着马良深深鞠躬拱手,“感谢马将军,如果没有马将军这道铜墙铁壁,也许我们就要从长计议了,你为本王争取了时间,也为国家立下了大功,本王决不食言,立即封你为伯爵,以后你就是‘诚心伯’了,哈哈。”
“王爷如此大礼,末将怎么能够担待得起,王爷乃是国家的柱石,而我只是一员小将,为国家尽忠为王爷尽忠本来就是我应该做的事情,王爷千万不要跟我客气,我能受得住城池是我的本分,如果守不住,就算以身殉国也对不起国家。”
易土生转过头来面对众位将领,热泪盈眶的拍着马良的手背说道:“马将军诚信为国一片丹心,你们都要向他好好的学习,只要是忠于本王忠于国家的将领,本王都把他视为自己的骨肉兄弟。”
马良说道:“敌人的探马得到了王爷大军来到的消息,今日就没有攻城,我看到他们的兵马调动非常频繁,而且有拔寨的迹象,莫非是要逃走,请王爷给我一支军队,我要把他们全部诛杀。”
易土生把自己的战略给马良讲了一遍,然后说道:“稍安勿躁,现在还不是全歼他们的时刻。况且祈秉忠将军已经带兵去追了,你现在的任务,就是给我好好的睡上一觉,吃上两斤牛肉,等着到玉门关前为国立功吧。”马良挠了挠脑袋,脸红心跳的笑了。
易土生对众将说道:“马良将军刚才所料绝对有理,不信的话大家现在到城头上去看,祈秉忠一定正在衔尾追杀呢。”
众将明白,这是易土生归功于手下的意思,连忙都称赞马良有先见之明,然后跟着易土生一起上了城头,城头上的将士见到皇父摄政王到来,顿时全都归到在地上叩头,易土生说道:“大敌当前,以后这些俗礼全部免了,你们只要杀敌就好。”
城头之下,果然就像是判断中的一个摸样,关西七卫的兵马见到易土生的“八十万”大军到来,吓得魂飞魄散,连营寨都来不及收拾,就从后门逃跑了,幸好祈秉忠也是经验丰富,直接从大路上绕过营寨,和他们的后军杀在了一起。
追击战就是这样,只要敌人一败,对方一追,必然前者要损失惨重。原因非常简单,因为落在后面的一般都是老弱残兵,还有就是后队一般没有将军压阵。想当年赵云,每次撤兵总是亲自断后,从来没出过差错就是这个道理。但是有几个人能做到赵云那个样子,都怕死的要命,第一个跑了,岂有不败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