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页

“小易子,你要是能帮朕解决了这次危机,朕……朕一定亏待不了你!”

“奴才为皇上办事,只求能为您排忧解难,从来不计较封赏,奴才对您的忠心您还不知道吗?”易土生苦笑道。

“好了,好了,知道你忠心,朕身边就数你最忠心最能干了,快说,你想到了什么计策能够富国强兵!”

“皇上,户部现在不是缺钱吗?奴才想到了两个搞钱的办法,不但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凑足四川的军费,还可以使国库充盈起来。”

“易公公您说的也太玄了吧,要是有这样的办法,那以后天下岂不是太平了!”韩扩翻白眼说。

“韩扩你给朕住口,自己没本事还不让别人说话吗?”小皇帝厉声道:“小易子,快说!”

“皇上,这第一个办法叫做‘开捐助帑’”

“这‘帑’是国库‘帑银’的意思,那么这个开捐助帑是什么意思呢,易公公!”韩扩这颗大白菜又在一旁插口。小皇帝立即怒视了他一眼。

“启禀皇上,天下间想做官的人很多,现在的官路主要有三条,一条是军功,还有一条是科举,另外就只剩下世袭,除此之外没有别的途径。很多有钱人家的子弟,为了光宗耀祖都想给儿孙弄个功名,奴才的意思是,可以让他们花钱来买……四品以下的闲差都可以通过捐银子获得,反正这些人也不要真正管事儿的缺,只要个虚名而已,朝廷可以因此获得一大笔的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捐官!好啊,好啊,唐、宋两朝都有捐官的制度,朕怎么就没想到,小易子,你又立了大功力,不是说还有一个办法吗?”小皇帝兴奋的说。

“这第二个办法吗,叫做‘议罪银’!”

韩扩腆着老脸说:“易公公就是花样多,这‘议罪银’又是什么意思啊?”

易土生心想,议罪银制度是史上第一巨贪和珅和中堂的杰作,你怎么会知道呢!

“议罪银,顾名思义,就是让那些犯了罪的人拿出银子来赎罪,银子的多少按照所犯罪行的轻重来判定,死刑或凌迟的最少可以收取几十万两的议罪银,三年以上刑期的也要千两,官员犯法更要从重处罚。皇上您说这个主意好不好啊?”

“好,太好了!”小皇帝两眼冒绿光:“这样一来用不了多长时间国库就能充盈起来了,四川的战局也可以扭转了!”

韩扩笑着说:“恭喜皇上,贺喜皇上,问题终于解决了,臣这就回户部去拟定具体的章程,然后递交御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