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0页

尽管硕塞、博洛、岳乐等人再三劝阻,软磨硬泡,又搬出了中华危险论,但这一次各旗主已经不吃这一套了,温布也不想和他们继续委之以蛇,就直接了当就直出,中华帝国是与清廷有怨仇,但与蒙古各旗无关,蒙古各旗没有必要被牵扯汉满的恩仇中来,因此蒙古各旗完全可以和中华帝国讲和,最多也就和向清廷称臣一样,再向中华帝国称臣也就是了。中华帝国未必就会和蒙古各旗为难,就算中华帝国真的不想放过蒙古各旗,那么自己就举族向北迁移,打不过中华军,难到还躲不起吗?

听温布说出向中华军投降,硕塞、博洛、岳乐当然怒气冲天,立刻指责温布的行为是背叛了大清,背信弃义。

而既然撕破了脸,温布也不客气,马上出言反击,声称现在大清早就亡国了,还谈什么背叛不背叛的,再者说了清廷是满人的国家,自己是蒙古人,凭什么要为大清尽忠,谁力量强,谁本事大,咱们就听谁的。降清、降中华帝国都一样。

结果双方当然是越说越僵,甚致都到了拔刀子动武的地步,整个大帐里也立刻剑拔弩张,杀气腾腾。但等拔出刀来之后,硕塞、博洛、岳乐才发现,在场的十几名旗主竞有七八名都拔刀指向自己,而支援自己这边的,一个都没有。没有拔刀的人只有乌克善、满珠习礼和三四名科尔泌部的旗主。因此硕塞等人心里顿时也凉了半截,知道动武也讨不了好去,只好看向乌克善。

在刚才的争吵中,乌克善和满珠习礼兄弟一直都沉默不语,从他们心里来说,当然是想支持清廷,与中华军为敌的。但现在的形势十分明显,中华军的火枪实在是太可怕了,蒙古各盟旗根本就不可能是中华军的对手,在这种情况下,乌克善、满珠习礼也不得不为自已考虑,同时也要为自己的族人考虑,当然也不想和中华军再打下去了。

但一直以来,他们都是最坚定的支持清廷,力主与中华军为敌,现在让他们突然来一个大转向,这弯一下子当然是转不过来,因此也只好沉默不语,希望其他旗主能够说服硕塞等人。

不过现在双方都说僵了,快打起来了,两人当然不能再保持沉默了,赶忙来打圆场,好说歹说,总之都是什么大敌当前,不能内哄等话,有话好好说,大家好商量。

哲里木盟是蒙古各盟中实力最强的,温布等盟旗主也不能不给乌克善几分面子,因此也把刀都收了起来,而硕塞等人力单势孤,也正盼着有个人来打圆场,见对方首先退让了,也都把刀还鞘,然后大家听从乌克善的意见,坐下来好好说。

但到了现在这一步,也没什么好商量的,温布、固噜斯奇布等人都主张撤退不打,而乌克善和满珠习礼对此也不置可否,实际就是默许了,因此硕塞、博洛、岳乐也没有办法,毕竟他们管不住各旗主。

不过谈到了是否向中华军投降的问题,硕塞、博洛、岳乐仍然居理力争,竭力阻止各旗主向中华军投降。毕竟撤退还好说,大家还都是栓在一起,那怕是蒙古人为了躲避中华军,举族北撤都可以,自已还能跟着一起走,一但有人向中华军投降了,就会立刻引发连锁反应,而自己也就在草原全无立足之地了。

乌克善又怕双方再说僵,因此也提议,现在不如先撤军回到镶黄旗察哈尔去,致于投不投降中华军,事关重大,等稍后再议。

这个建议到是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赞同,毕竟撤军是大势所趋的,而且温布、固噜斯奇布等人虽然叫嚷着投降,但也对中华帝国是否真的接纳蒙古各旗,也心存疑惑,如果退回到镶黄旗察哈尔去,和驻守在那里的其他各旗旗主一起商议,再作决定。

就这样各方总算是达成了一个统一的意见,于是乌克善也立刻下令,拔寨起兵,返回镶黄旗察哈尔去。

而就在这时,驻守在正黄旗察哈尔的中华军也已经收到了消息,现在中华军也正等着这一批物资送到,因此在得知运需队遭到了满蒙联军的袭击之后,成进也不敢大意,立刻亲自带领第一军的一师、二十九旅和两个骑兵团,赶来救援。

结果双方正好在途中相遇,不过正黄旗察哈尔在奇尔泊所正北方,而满蒙联军的撤退方向却是西北,因此双并不是直接碰头,而且在斜刺里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