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身在帝王家,如果给他们重新选择的机会,他们或许会选择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有平凡但快乐美满的一生。
杜睿看《三国演义》,感触最甚的就是第118回:“北地王刘谌闻知,怒气冲天,乃带剑入宫。其妻崔夫人问曰:‘大王今日颜色异常,何也?’谌曰:‘魏兵将近,父皇已纳降款,明日君巨出降,社稷从此殄灭。吾欲先死以见先帝于地下,不屈膝于他人也!’崔夫人曰:‘贤哉!贤哉!得其死矣!妾请先死,王死未迟。’谌曰:‘汝何死耶?’崔夫人曰:‘王死父,妾死夫:其义同也。夫亡妻死,何必问焉!’言讫,触柱而死。谌乃自杀其三子,并割妻头,提至昭烈庙中,伏地哭曰:‘臣羞见基业弃于他人,故先杀妻子,以绝挂念,后将一命报祖!祖如有灵,知孙之心!’大哭一场,眼中流血,自刎而死。”
《三国志》的记载略有不同。“北地王谌伤国之亡,先杀妻子,次以自杀。”
可见,不是刘谌老婆有高风亮节,先丈夫之死而死,而是被丈夫活活砍死。自然,《三国演义》的这种改动,有特定的原因。三国时代,烈女节妇并不是中国妇女的楷模和理想。刘谌老婆大概觉悟也没有高到要为夫死节的程度。
到了宋朝,朱熹之流,提倡理学,搞什么“存天理灭人欲”,给妇女们天天灌输的就是“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之类陈词烂调,《三国演义》的作者们,看来也是理学的热心跟屁虫,把臣为君死节,妻为夫死节看得无比高尚。
精心杜撰的孙尚香为刘备跳江死节的情节,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而这个刘谌老婆死节的情节,也寄托着作者的所谓烈女殉夫的理想。《三国演义》作者思想的落后性腐朽性,于此可见一斑。
实质上,这个刘谌是个无趣透顶的人。你要为社稷江山死节,自己去死可以了,何必拉着老婆孩子垫背。他玩得起,输不起,比起他爹阿斗来,更等而下之。说江山社稷是神授的,说你刘家有坐江山的天意,那不过是从刘邦到刘备的一帮无耻之人编出来哄老百姓的屁话,老百姓不知真相,信以为真,情有可缘,你自己也相信了不成?对于江山到底是神授的,天意安排的,还是通过武力血腥征服抢夺的,别人不知道,你作为皇家公子,难道不知道?如果明白这些,就大不必为失去江山想不开,因为你失去的,不过是从别人手中抢来的东西。你既可以从别人手中夺来,别人也可以从你手中抢走。
皇帝宝座也是风水轮流转,明年到我家,公平合理。如果你有能耐,你去战场,像曹操、刘备那样,拼着老命,用你的鲜血,保住这不管是夺来的,抢来的,骗来的,还是别的什么手段弄来的社稷江山。
可是,这位养于深宫,毫无作为的皇孙,在大敌当前的时候,既无力反抗,却又竭力反对投降。不投降,老百姓天生的为你家天下抛头颅,洒热血的命?
相比之下阿斗就开明的多,反正当皇帝不就是玩乐吗?
在蜀汉当多年皇帝,也不过是诸葛亮的傀儡,除了玩乐,还是玩乐。如果投降西晋还能保住玩乐,又何乐而不为。阿斗投降之后果然还是在玩乐中度过了他尽管毫无意义的一生。但是这起码比让整个四川的父老乡亲们为了他的什么红色江山而血流成河,要好得多。
正因为这是一个胸无大志,只图享乐的花花公子,对于江山社稷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兴趣和感情,倒是用一句“此间乐,不思蜀”的老实话保住了脑袋。
殊不知,在后汉三国以及其后的历次改朝换代中,末代皇帝能够平安到死的,除了阿斗,就只有溥仪等不多几人了。
当皇帝,专威福,自是不少人梦寐以求的事。当年吕不韦以一个商人的眼光,看出投资帝王事业的巨大回报,他成功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被秦始皇称之为尚父,几乎和皇帝差不多荣耀。
而秦始皇当年南巡,野心家项羽和刘邦见了,一个说:“彼可取而代之”,另一则说:“大丈夫当如此也”。于是这两个人都投身于“取而代之”“当如此也”的大事。
但是,高收益的投资必定是高风险的投资。刘项争雄,项羽兵败自杀,霸王别姬何其凄惶;而刘邦几次差点要连老爹的命都要搭进去,他的后代们被王莽、董卓、曹操们杀来赶去,忍辱偷生,不但被夺了江山,而且还丢了性命。
这时候,帝王及其家属们忽然羡慕起贫下中农的日子来,在阿斗投降西晋200年之后,齐王萧道成称皇帝,废宋主为汝阴王,徙之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