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睿闻言,知道这里面似乎有什么秘闻,忙道:“母亲既然知道,还请告之孩儿!”
马姨娘沉默了片刻之后,道:“三郎!你的母亲曹夫人原本是武德朝的宫人,当年先帝因征伐薛举有功,便将你的母亲赏赐给了先帝,可是先帝又因为你母亲是高祖所赐,不敢领受,又将你的母亲转赠给了你的父亲。”
杜睿知道这种赠送姬妾的事,在这个年代十分寻常,但是他听起来,还是觉得很不舒服,毕竟那个被当作一件物品被送来送去的人,是他的母亲。
如果说高祖皇帝将杜睿的生母赏赐给太宗皇帝的时候,身份还只是个宫女的话,那么到了太宗皇帝身边的时候,身份已经变成了侍妾,可是太宗皇帝转手又送给了杜如晦。
这般来回的送人,根本毫无地位可言,妾的地位,为什么会这样低呢?
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曹夫人“来路不明”,不是“明媒正娶”。妾之“来路”,有从嫁、私奔、购买、收房、赠送、转让、赏赐、抢夺、变卖、官配等好多种,而根据这些“来路”,妾与妾之间的地位便也不相同。
地位最高的妾是“媵”。“媵”是赠送的意思。先秦时,诸侯娶他国女子时,女方国君都要赠送几个女子作陪嫁,与女方国君同姓的其他国家也要有所赠送,颇有些像后世许多商号的“买一赠二”,买一套高档西服,赠送一条领带或一件衬衫一样。
衬衫领带和西服当然不等价,所以媵的地位也比妻低,只能算是妾。据说有一次,秦伯嫁女于晋侯,因为从嫁之媵衣着华丽,结果“晋人爱其妾而贱公女”。这件事,曾被韩非子当做笑话讲,可见妻与媵地位并不相等。
最常见的“非正式”妾,就是“由婢而妾”者,婢是一种女性家奴,地位极为卑下,所以往往只能充任“非正式”的妾。前已说过,正式的纳妾,是要经过一点手续的,而且,其所娶,也多为“良家妇女”,只不过一般家境较为贫寒罢了。
婢就不一样了,婢有两种,一种是“家生”的,一种是“外来”的。所谓“家生”的,就是奴才的女儿,自然仍作奴才。所谓“外来”的,也就是买来的,其中有终身买断的,也有短期服役的,也有随女陪嫁的。但无论哪种,地位都低。所以,纳婢为妾,竟不要什么手续,有时不过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但即便这样的妾,地位也有高低。较高的一种是父母赏赐的。其所以地位较高,乃因为多少有“父母之命”的意味在内。
由婢而妾者中地位较低的,叫“通房丫头”,又叫“屋里人”。既名“丫头”,可见尚未脱离奴婢地位而升格为主子奶奶,而所谓“通房”,实则就是“同居”。因为依礼,主子爷的房,原不该与丫头之房相通的。如今既然连房都通了,还有什么事干不出来?
所以姬妾对男人来说,不过就是一件玩物,不论姬们的衣着如何华丽,日子如何悠闲,她们终归是主人的玩物。主人“宠”她,正是为了让她好玩,主人“培养”她,也只是为了让她更好玩。所以,说到底,她们仍然是很卑贱的。
而杜睿的生母,若是以地位而言的话,则更加卑贱,因为她不过是太宗皇帝随手送给杜如晦的一个侍姬,说白了就是连生命自由都没有的一件随意可以丢弃的物品。
古时的家庭,女人讲究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不解释大家都懂得,那时候乡村农户收成好了都想着要纳个妾的,何况是世族贵胄。有点成就的男人不纳妾出去应酬是要被人耻笑的,一生一世一双人是指感情而不是形式,况且妾这个东西是可以互相赠送的。
自古文人风雅都属多情又风骚,文人墨客,皇帝雅兴,书画达人,美色歌舞缠绕,男子爱政治,爱权利,也爱美人,比如苏轼这位北宋文人的领头羊文风豪迈,一代大家。
苏轼为第一任死去的原配夫人写的江城子,感动了千年后来人,问情爱,其实诗词多感人,男人其实很风流,该活着的时候,姬妾依旧成群,爱情,有时书写成文字很风骚,能动人心魄,实质人生到底是什么。若是考察他对待婢妾的态度,可就足以让现代人目瞪口呆,不得不对他的深情形象另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