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页

李承乾被自家妹妹指着鼻子一阵数落,原本心情就不好,此刻自然就更加恶劣了,皱着眉,斥道:“兕子!你太放肆了!”

晋阳公主却全然不惧,仰着头道:“哼!被我说中了,就恼羞成怒,告诉你,就算你是皇帝,我也不怕你,大不了你也将我砍了脑袋,到时候见着父皇,我再告你的状!”

李承乾闻言顿时头疼不已,这个晋阳公主分明就是他的克星,要说这大唐天下,还有谁能让他害怕的话,也就只有眼前的这位小公主了。

晋阳公主自小身子就不好,无论是太宗,长孙皇后,还是李承乾他们这些哥哥姐姐都对这个聪明伶俐,模样可爱的小妹妹格外疼爱。

太宗皇帝儿女众多,妃嫔成群,那是没有的说了,然而在众多子女当中,太宗最为宠爱的就是晋阳公主,甚至将李家的龙兴之地封给了爱女做封邑。

再加上长孙皇后仙逝之时,晋阳公主的年纪还小,因此太宗对她就更加珍惜了,晋阳公主在复杂的后宫中成长,更有母亲的遗传,性情温婉内敛,虽然还是个孩子,却已经“喜怒不形于色”了,她非常聪明,心地善良,脾气也很好,当然太宗也很怜惜自幼丧母的女儿。

这个可爱的小公主,就像小宠物一样,从小就跟在太宗皇帝身边。太宗经常在批奏公文时,把她抱在膝上。晋阳公主非常乖巧伶俐,从来都不捣乱和大哭,这给繁忙而严厉的太宗带来很多乐趣。

每当太宗发怒训人的时候,只有她能够在旁边为挨训的人说几句好话,娇声劝解:“好啦,不要生气了啦!跟我玩好不好?”

太宗听了马上变得和颜悦色,冷静下来后,想杀头的可能不杀了,想重罚的可能轻罚了,想驳回的可能批准了,想痛骂的可能收回了。朝臣们无不受过公主的恩惠,没有一个不把小公主当宝贝看,见到公主疼爱得不行。上奏的时候,看到小公主在场,他们就宽了一多半的心。如果小公主不在场,他们的心里就七上八下的。宫中女眷以至达官近臣,都曾经这样得到过小公主的照应。

晋阳公主这种心静如水、与人为善的性格,直接地表现在她的爱好上,她能写一笔极佳的“飞白”书法。这是一种枯笔书法,字体苍劲,形虽枯而神韵悠远。晋阳公主的这种书法,能够写得跟她的父亲太宗皇帝一样好,拿去和太宗的御笔放在一起,大臣们根本分不出哪是皇帝的亲笔、哪是小公主的临摹。

然而,在历史上,这样一个天份极高、品貌兼尤的小姑娘,却象她的母亲和姐姐一样的体弱多病。年仅十二岁就病逝了。

失去了最心爱也最出色的孩子,太宗寝食俱废,一个多月没有正常进食,哀伤无法抑制。不论何时何地,他只要想到或看到任何与晋阳公主有关的事物,即使是一支笔一张纸,他都要泪水长流,多的时候甚至一天就这么哭上几十回。到最后,整个人都憔悴变形,黑瘦得不成模样。

文臣武将们眼看这可不行了,就轮着班地去劝皇帝节哀。太宗对来劝勉的人叹道:“你们说的那些道理,其实我都明白。我也知道,人已经没有了,再怎样的悲伤都与事无补,也换不回我的女儿。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控制不住这种悲伤啊。”

此话非有情人不能出口,说得出这句话,太宗念女之情确是深切至极了。

为了让自己能够找到一丝安慰,太宗下令,将晋阳公主的封邑所得,全部用于在她的墓旁建造佛祠,为公主往生祈福求祷。

由此种种不难看出太宗皇帝对晋阳公主的宠爱,其实何止是太宗皇帝,就是李承乾他们这些哥哥姐姐对晋阳公主也是宠爱到了不讲理的地步。

当初就算是李承乾和李治两人最为水火不容的时候,只要晋阳公主一出现,两人立刻就会变成一副兄友弟恭的模样,为的就是不让晋阳公主因为他们的纷争而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