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本的历史上,贞观十九年,薛延陀多弥可汗发兵进犯夏州。十二月二十五日,太宗诏令薛万彻等征兵应战。薛延陀军入塞后,见唐军已有防备,未敢贸然进攻。二十年六月十五日,唐太宗诏令薛万彻等分兵几路,进攻薛延陀,最终灭掉薛延陀,使北部边境从此得到安定。
同年,太宗率军亲征高句丽,因时近深秋,草枯水冻,士马难以久留,被迫于班师还朝,没有达到征占高句丽的预期目的。贞观二十一年二月,太宗决定再次东征。
朝议认为高句丽依山为城,易守难攻,应派偏师进袭骚扰,使其国人疲于应付,耽误农时,几年后即可使高句丽因粮荒而土崩瓦解。
太宗采纳这一建议,命牛进达和李绩率军从水陆两路进扰高丽。唐军数次击败高句丽军,高丽王被迫于十二月遣其子高任武入唐谢罪。
九月十五日,唐太宗诏令宋州刺史王波利等人调集江南12州工匠修造大船几百艘,为征高句丽做准备。
贞观二十二年,正月二十五日,太宗命薛万彻为青丘道行军大总管,右卫将军裴行方为副总管,率3万大军乘楼船战舰从莱州渡海击高丽。
薛万彻率部渡海,入鸭绿水,高句丽各城震惧,多弃城遁逃。唯泊沟城诸将所夫孙率步骑万余拒战。
薛万彻遣裴行方领步卒跟进,亲率骑兵冲击敌阵,高句丽军混乱溃逃。唐军追杀百余里,斩杀所夫孙、进围泊灼城。
该城倚山设险,又以鸭绿山为屏障,易守难攻,唐军久攻不下。高句丽遣将高文率乌骨、安地诸城兵3万余人分两路前来救援,薛万彻亦分兵迎战。
双方交战伊始,高丽军即大败溃退。九月初五,薛万彻凯旋还朝。
然薛万彻在军中,恃才傲物,盛气凌人,于是有人上书,状告薛万彻。当他班师回京后,太宗对他说:“上书者论卿与诸将不协,朕录功弃过,不罪卿也。”
由此可见太宗皇帝对薛万彻的宠信程度。
……
杜睿等着薛万彻的情绪安定下来之后,道:“薛将军!先帝待你不薄,如今故去,何以欺凌先帝亲子!?”
薛万彻闻言大恸,道:“薛万彻罪该万死,今当一死以报先帝知遇之恩!”
言罢起身,就要以头撞柱,杜睿连忙上前,将薛万彻拉住,道:“薛将军何故如此,先帝以将军为肱骨,便是先帝在位,将军有小恶,先帝也不会怪罪,如今先帝驾崩,圣上初临大宝,正是对将军多有依仗之时,将军如何能擅自轻生!”
薛万彻大呼道:“老夫心怀怨望,意图谋反,若是如此都能得到圣上宽宥,朝廷今后何以明法纪,而今待罪而死,以警示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