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以客压主,是何道理!”
“张大人老大年纪,岂能如此不知羞!”
张亮这下也坐不住了,可是就这么灰溜溜的下来,脸面上也过不去,最后还是杜睿出来解围道:“张大人远来辛苦,还是请后营歇息。”
张亮总算是有了一个台阶下,愤愤然起身,对着杜睿道了一句:“此时,老夫定然会像圣上禀明,看圣上如何区处!”
张亮说完,便要离开,跟着张亮一起来的将领们也都紧跟其后,杜睿突然问了一句:“不知刘仁轨是哪一位!?”
一个中年将军脚步一顿,回身拱手道:“末将就是刘仁轨,不知郡公有何指教!?”
看见张亮的时候,杜睿还不觉得怎样,但是见到这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打出了名气的海军将领,杜睿却无法矜持了。
“久闻将军大名,今日幸而得见,请受晚辈一礼!”杜睿说着,对刘仁轨端端正正的行了一礼。
刘仁轨不禁一怔,忙回礼道:“末将不敢,郡公言重了!”
杜睿却上前笑道:“将军不必过谦,昔晋侯选任将帅,取其说《礼》《乐》而敦《诗》《书》,良有以也。夫权谋方略,兵家之大经,邦国系之以存亡,政令因之而强弱,则冯众怙力,豨勇虎暴者,安可轻言推毂授任哉!故王猛、诸葛亮振起穷巷,驱驾豪杰,左指右顾,廓定霸图,非他道也,盖智力权变,适当其用耳。将军文雅方略,无谢昔贤,治戎安边,绰有心术,可称儒将之雄者也。”
张亮见杜睿居然对一个小小的刘仁轨如此高的评价,却对自家如此轻慢,不禁怒道:“驸马竟然如此看重此人,无视老夫。”
言罢,甩袖而去。
杜睿也不以为意,能见到刘仁轨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历史上,对刘仁轨的评价可是要远远高过张亮的,他出身贫寒,即使日后身居显位,也从不矜倨,每次接见年轻时的旧友,都是穿着很朴素的衣服。虽身为文官,但在古稀之年仍能为国家建功立业,非常难能可贵。
白江口海战的胜利,也使刘仁轨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为数不多海军名将。在与高句丽、百济的战争中,唐朝统治者对东征将领可谓精加选择,充分发挥了这些军事将领的指挥和作战才能。如薛仁贵“勇冠三军”,庞同善“持军严整”,高侃“勤俭自处,忠果有谋”,契苾何力“沉毅能断”、“有统御之才”,李绩“夙夜小心,忘身忧国”等,都是唐军将帅中的佼佼者。而刘仁轨则更要高出一畴,他不但智勇双全,而且有较高的政治才能,虽然孤立百济,却能使当地百姓“大悦”,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为战争的最后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真正让杜睿看重的是在公元663年,倭国认为帮助百济驱逐唐兵,是进入朝鲜半岛的好机会,于是倾全国之兵渡海作战,攻取数城,然后直扑百济旧地。
唐廷也没大意,急诏右威卫将军孙仁率近一万唐兵从海路乘军船驰援,与刘仁轨会师百济城,顿时兵士大振。
会师后,刘仁轨以“擒贼擒王”的战略,会战倭国水军于白江口,四战皆捷,水陆连胜,倭军几乎全军覆没,倭国势力退出了朝鲜半岛,百济诸城,皆复归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