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睿一愣,道:“魏大人?”
太宗道:“你只道魏玄成是个浑身长刺的荆棘,见人就扎,却不知道在你们这些后进之人当中,他最看重的便是你,你远航之后,朝中颇多非议,唯独魏玄成对你大为支持,每次有人提起此事,魏玄成少不得都要在朝堂之上和那人打一场嘴仗!”
杜睿还真没想到魏征居然还有这么一面,以前在朝中的时候,这位老先生,可是没少给杜睿找麻烦。
太宗笑着摆了摆手,道:“好了!且不说这些,承明!你来说说,若我大唐想要将那些无主之地尽皆纳入囊中,该如何做!”
杜睿早在来长安之前就已经想好了一份扩张计划,这份计划只能对太宗一人说,若是拿到朝堂之上商议,少不得又要有人说他鼓动太宗穷兵黩武,经历了这么多事,杜睿也不再是当初那个做事只凭一腔热血,全然不计较结果的鲁莽少年了,他有了责任,这份责任,让他也不得不在行事的时候如履薄冰,小心翼翼了。
闻言,不假思索便道:“若要完成此开疆拓土之伟业,首当安定北疆,北疆不稳,则万事皆休!奚人,契丹人,室韦人,西突厥人,首当其冲,其中,契丹,奚,室韦三部当尽皆诛灭,而后迁居百姓开发草原,在草原上筑城自守,西突厥,则宜驱逐,使其西向,威胁阿拉伯人的后方,策应拜占庭人,如此三家争斗不休,有利于我大唐!”
太宗点了点头,自打知道拜占庭人派了使者过来,他也在思索着该如何应对阿拉伯人和拜占庭人之间的争斗,他自然不能坐视拜占庭被阿拉伯人吞并,使帝国的西方多一个强大的敌人,却也没有精力西顾,如今杜睿提出来的这套方略,确实最为适合,既不用大唐直接出兵,又能威胁阿拉伯人的侧后,可谓一举两得。
还有那契丹,前次太宗派李承乾前往安抚,结果闹出事来,契丹人祸乱边廷,至今都不曾重新归附,也确实当征讨,彰显国威。
“如此大善!你且说而后呢!?该当如何!?”
杜睿接着说道:“安定了北疆,其后征服三韩,三韩之地与我华夏可谓世仇,昔日隋炀帝三征,耗费钱粮无数,死者百万,累尸盈野,高句丽人更是将我汉家儿郎驻京观,其行甚恶,我大唐承袭前隋,当报此仇!”
太宗闻言又是点了点头,对于三韩之地,他也早有征伐之心,只是未得其便,如今大唐国力鼎盛,确实也该到了报仇雪恨的时候了。
只是……
“三韩之地,前隋炀帝三征而不下,如今我大唐国力虽胜于前朝,然征伐之事,是否当再思量一番!”
杜睿道:“圣上且放宽心,三韩之事,微臣已经有了计较,三国之间原本就非亲厚之国,彼此之间多有龌龊,圣上若欲征伐三韩,当首先拉拢新罗,百济,对付高句丽,使其威胁高句丽的后方,而后再挑起两国矛盾,我大唐坐收渔人之利!”
“好!朕当报此大恨,征伐三韩,此后又该当如何!?”太宗此时已经完全被杜睿的这份扩张计划深深的吸引了,他原本就是个马上皇帝,对于开疆拓土之事,最为热衷!
杜睿接着将目光飘向了三韩大海对面的一片列岛,道:“圣上可还记得,贞观五年之时,倭国来人!”
太宗闻言,不禁皱起了眉头,他如何能忘记,尤其是那句“日出之国君主致意日落之国君主”的狂妄之语,更是让他当场大发雷霆之怒,扬言要征伐倭国,此事至今都不曾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