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页

再说焉耆国王,从交河城离开之后,心中便恼恨不已,此次来不但没有讨回当年被高昌强夺的三城,反而折损了掩面,护卫被打,自己被也杜睿奚落了一番。

“唐人无礼,本王当发大兵讨一个公道!”

焉耆国王看着交河城的城墙,怒气冲冲的说道,他只记得杜睿无礼,却不曾想过自家事,那三城虽然以前是焉耆国的,但已经被高昌夺去,大唐灭了高昌,他半点儿代价都不付,就想取回三城,天下哪有这等便宜事。

命从人加快赶路,焉耆国与高昌相邻,距离交河城也不过百里,过了焉耆山关,便到了焉耆国境内,焉耆国王当即点气了五千兵马,就要杀奔高昌而来。

可刚至焉耆山关,就听人回报,言称大唐军马已经杀到关前,焉耆国王闻言大惊失色,原本他不过是想要带兵去耀武扬威一番,哪里曾想到,杜睿说战就战,他前脚刚走,杜睿紧跟着就派人来了。

此时焉耆国王悔恨不已,早知如此,刚才何必吝惜脸面,如今惹恼了大唐,就算是能挡住,这数千唐军攻城,如何能抵挡大唐的雄威。

惊归惊,但是焉耆国王倒也还算有胆识,再加上焉耆山关险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守住唐军的攻势,倒也不成问题。

一边派人加固城防,一边遣人朝伊吾而去,向伊吾王求救。

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唐之怒

伊吾国,位居后世的哈密一代,也是西域的一个小国,伊吾王贞观八年时,曾与焉耆国王一道前往长安觐见太宗,受封王号,与焉耆国相邻,其国力与焉耆相近,又与焉耆国时代通婚,当今伊吾王后,就是焉耆国王的族妹。

焉耆国王得罪了杜睿,引得杜睿发兵相攻,虽有焉耆山关相阻,但焉耆国毕竟弱小,举国之兵也不过六千之众,如何能是对手,只好向这个姻亲之国求救。

被派往伊吾国的是焉耆国的却胡侯,在焉耆国,国王以下,置击胡候,却胡候、辅国候、左右将、左右都尉,击胡左右君、击胡君各二人,译长三人,掌握着焉耆国的实权,此次为了说动伊吾国出兵相助,共抗大唐,将国王之下,第一人却胡侯都派出去了。

焉耆国和伊吾国相邻,却胡侯不过一日便到了伊吾国都,见着伊吾王,便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伊吾王听了大惊失色,道:“王兄何敢惹怒大唐,那大唐地缘万里,岂是我等小国能敌,寡人纵然有心相助,可便是集我两国之力,如何是大唐的敌手!”

却胡侯见伊吾王言语闪烁,对大唐颇为畏惧,心中也是同感,一样埋怨焉耆国王,但如今大唐已兴雷霆之怒,若是伊吾国不出兵相助,焉耆国灭国就在眼前,只能好言相劝。

“我王确实不该,但如今大唐已经兵临焉耆山关之下,大王要是不出兵相助,焉耆恐社稷不保,还望大王念在两国相善多年,并王后面上,发大兵,共同抵御唐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