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页

昨夜李靖回府之后,也没和那些老部下们通气,他就是想要看看杜睿肩挑这么大的重担,究竟有没有这个能力,要是连这帮朝中的宿将都说服不了,接下来的事情又如何能稳妥开展。

“杜家小子!”程咬金第一个就跳了出来,大声道,“你说了府兵制那么多不是,可这些不过都是你的猜测,一家之言,如何能够服众,况且大唐定鼎天下之时,所行的不也就是这府兵制吗?前几年北伐,不也照样是这些府兵效死沙场,如何就说不合时宜了呢!”

李世绩朝着李靖看了一眼,见李靖还是闭目不言,也猜不透李靖究竟是什么意思,按他想来,昨夜李靖既然也奉诏入宫,肯定也是知道这些的,要是支持杜睿的话,这会儿应该站出来说话,可这不言不语是什么意思。

思来想去,李世绩还是站了出来,问道:“杜……杜大人!你说这府兵制不好,可是有更好的主意?”

在他想来,府兵制度好不好并不是关键,关键是杜睿是否能拿出一套更加完备,又切实可行的方案来,要是当真能拿得出来,又能证明确实比现行的府兵制度优越的话,变革倒也未尝不可。

程咬金跳出来还没什么,谁都知道他是个浑人,在朝堂之上,说什么,做什么,向来无所顾忌,但李世绩的态度可就不一样了,如今李世绩贵为大唐的兵部尚书,掌天下兵事,他的意见可代表了很多人的利益。

一时间满朝的武将纷纷出言,有指责杜睿妄言的,也有让杜睿拿出更好的改革方案的,唯独侯君集不说话。

侯君集的女儿海棠如今贵为太子妃,又给李承乾生下了长子,定然是未来大唐的皇后不二人选,杜睿是李承乾的智囊,和他是处在同一条战船上的盟友,他自然不想和其他人一通攻讦杜睿。

权万纪见满朝汹汹,心中一阵冷笑,自以为杜睿的话引起了众怒,便道:“杜大人!为何不言,方才不是还说要和老夫论论理吗?”

杜睿一笑,道:“权大人勿急,列为大人也稍安勿躁,在下既然敢言,自然有了解决之道,今日时逢圣上大朝,便拿出来,与众位大人商议一番,圣上!请准微臣所请!”

太宗点点头,道:“杜睿!你既然有办法,便说与众位爱卿,大家一同议议,集思广益,岂不更好!”

杜睿领命道:“臣遵旨!臣结合历朝历代的兵制,总结出了一套全新的改革措施,成为义务兵制度!”

太宗昨夜已经听杜睿详细解释过了,不过此时当着其他人,还是故作不知问道:“何为义务兵制度,杜睿!你且细细说来!”

杜睿道:“臣所讲的义务兵制度,便是指,凡我大唐子民,无论士农工商,无论勋贵豪门,凡在一定的年龄内,则必须服一定期限的兵役,便是当朝列为大臣的子嗣,也必须遵守的一种制度!”

“什么!?”又是权万纪第一个不干了,大声道,“圣上,若是如此子所言,那我大唐天下岂不遍地武夫,再也无人习圣人之言,这天下岂不是要大乱了吗?况且杜睿方才还在说,服役之人都是各家各户的顶梁柱,他现在却要人人从军,岂不是先后矛盾!”

杜睿道:“权大人!现在就急着反驳,操之过急了吧!在下所说的义务兵制度,乃是说凡我大唐子民,只要年满十八岁,就必须服役,而且目前我大唐军中的兵制也须改革,当废除将官的品级,封号,改为统一编制,从上而下,分为军,师,旅,团,营,连,排,班,废除将官品级,改为军衔制度,又可分为将官,校官,尉官,士官,一般士卒也应当按照服役时间的长短分为上等兵和列兵,服役时间同样也有规定,一般士卒为三年,累计军功,得以升迁为将官之人,则转为我大唐的职业军人,士官为五年,尉官为十年,校官,将官则为终身制!另有一点,微臣建议,凡武职不得参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