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良久,赵广深深吸了口气,转头对刘义说道:“大人。临行前,与将士们说些什么吧。”
刘义的脸上浮现出一丝苦笑,本来之前他已经对赵广说过了,自己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丢下南雄州这最后一片基业独自逃生,可是赵广等人都是苦苦劝说,并且说明所有人都会跟随刘义一块突围,刘义这才勉强答应了下来。
刘义抬起头,望向了眼前这些面孔,有些很熟悉,有些却很陌生,毕竟刘义身为刘家军之主,不可能认得帐下所有的将士。不过刘义却是知道,待会自己的性命就要依靠这些人了。
刘义也是学着赵广那样深深吸了口气,张嘴用有些嘶哑的声音说道:“诸位。今日刘家军蒙难,倾覆在即,我无力保护父兄留下的基业,当以死谢罪。但赵榛乃是刘家军之大仇人,正如诸位将军所言,如果我就这么死了,岂不是正好随了敌人的心意?所以,我欲与诸位一同突围出去,有此有用之身,将来再来向宋军报仇雪恨。”
说到这里,刘义却是突然停了下来,一双眼睛扫了一圈面前的刘家军将士。刘义等战将倒是一个个神情激动,满脸战意,可在他们身后的那些将士却都是神情茫然。
刘义突然意识到,自己错了,刚刚这些话对于他们这些上层人物来说很重要,可对于下面这些普通士兵来说,自己的身家性命才是最重要的。刘义面露苦涩,他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大哥刘通,在这方面,自己真的是远远不如将军啊!
如果换成是刘通的话,绝对不会犯这种错误。如果刘通在世,也绝对不会让刘家军陷入这种窘地。一想到这一点,刘义的心又沉重了几分,接下来的话却是怎么也说不出口了。
在刘义身边的赵广见了,也是隐约猜出刘义的几分心思。其实在赵广的心里,刘义倒也没有他自己想象的那么不堪。至少这几个月来,刘义作为刘家军之主还是十分尽心的。时局到了这种地步,也只能是说天意如此。想到这里,赵广也是叹了口气,上前一步,对刘义说道:“大人,我们准备突围吧。”
听得赵广的话,刘义也只是默然地点了点头,便转身跃上坐骑。他用手轻轻抚着自己身上的赤红铠甲,心中暗暗叹道:“父亲!兄长!如果今日我不能突围而出,就当早日与你们相见了。”刘义身上的这套赤红铠甲,却是当年刘通的铠甲,当年刘义离开刘通的时候,正是刘通亲手交给刘义的,这些年来,这还是刘义第一次穿上这套铠甲。
刘义和赵广两人都是上了战马,赵广却没有急着下令开城门突围,而是静静地等着。过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忽然从上面的城头传来了一个叫喊声:“大人!敌军开始攻城了。”
听得这句话,刘义和赵广的眼睛同时一亮,两人相互望去。赵广对刘义点了点头,而刘义也是颔首,扭过头,望向了前面的刘家军将士们,却是“呛”地一声,拔出了腰间的宝剑。他高高举起,喝道:“诸位。上马!突围!”
而随着刘义的这声呼喊,刘义等战将齐刷刷地跃上了战马,就连断了一臂的刘华也没有丝毫的停顿,仅靠一只手也是麻利地翻上了坐骑。而与此同时,早早就守在城门处的几名士兵也是立刻将城门打开,随着高大的城门慢慢向两侧移动,也是向刘义等人展露出了城外景致。
只见在城外的地平线上,黑压压一片的宋军,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冲杀过来。刘义和赵广都是面色一沉,等到敌军开始攻城的时候,才开始突围。这是赵广向刘义提出的建议。
宋军在开始攻城的时候,躲避箭矢和投石器具的进攻军队布置,绝对不可能像之前那般严密。这样一来,就给刘义突围带来了便利。虽然是早就知道如此,可看到城外那如潮水般涌过来的宋军,刘义的心里还是不免有些波动。这个时候,赵广轻轻拍了拍刘义的肩膀,突然笑了起来,轻声说道:“刘义,我们上吧。”
听得赵广的这句话,刘义突然愣住了,恍惚间,他似乎又看到了自己大哥的身影,以前跟随大哥一道出征之前,大哥似乎都是这样拍着自己的肩膀。
再次回想起刘通,刘义的眼睛似乎有些湿润了,不过刚刚他心中所生出的那一丝波澜也是随之消散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充满刘义胸腔的勇气和战意。当即刘义便深吸了口气,将手中的宝剑朝着城外一指,喝道:“将士们!随我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