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赵忱问道:“现在无论是赞同还是反对,都不会平息争论,那么依姐夫来看,我们应该怎么办才好呢?”
杨炎道:“官家明天首先招集中书省和枢密院的几位相公,先把金国个提议的危害向他们说明,无论朝政作出那一种决定,反对的一方都要保持克制,不要引发党争。几位相公都是顾全大局的人,相信他们会理解官家这一片良苦用心。有他们几个支撑大局,底下的官员也就再闹,也起不多大动静来了。”
赵忱点点头,道:“姐夫说的是。只要是把他们说服了,那么拒绝金国的这个提议,也就好办多了。”
杨炎却摇摇头,道:“不,官家,我们不拒绝,而是要答应这个提议。”
第九百一十一章 金国的阴谋(四)
赵忱听了,也不禁愕然一怔,道:“听姐夫方才所言,可见金人此举用心何其毒也,我大宋答应,岂不是正中金人之计吗?”
杨炎道:“请问官家,现在朝堂上,是赞同的官员多,还是反对的官员多?”
赵忱想了一想,才道:“六部尚书以上的官员,大致相当,但在中下级官员中,到是赞同的居多。”
杨炎点点头,又道:“那么在民间,又是如何呢?”
赵忱道:“在民间具体怎样,朕还不甚清楚。不过居朕所知,在钟山书院的学主中,也是赞同的居多,反对的占少。由此而见,在民间大约也是如此吧。”
杨炎道:“居臣所知,情况也大致如此,官家可清楚其中的原由吗?”
赵忱点点头,道:“这个朕到略知一二,因为金国的这个提议可以避免战争就收回失土,因此对中下级官员,学子、百姓来说,还是有着很大的吸引力的。”
杨炎也点点头,道:“官家说得不错,中下级官员,学子、百姓是不会看得那么深远,也听不懂什么大道理。而且一但打起仗来,首先遭罪的就是普通百姓,不禁要被征兵,服征役,还有可能会増加税赋,因此不到万不得己的时候,百姓绝对不会支持打仗。而现在从表面上看,朝廷是可以避免战争的,因此如果官家冒然拒绝金国的提议,只会每人认为官家是爱惜钱财,而不顾士兵百姓的死活。对官家和朝廷的名望来说,有很大的损害啊!”
赵忱听了,也不禁苦笑了一声,道:“照姐夫所说,难不成一定要答应金国的这个提议不成。”
杨炎微微一笑,道:“官家不用担心,臣自有办法让金国来自食其言。不过臣想请问官家,如果真的答应金国的提议,那么目前国库之中,能够拿出多少钱出来赎回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