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页

宋翔[校对版] 木林森444 2673 字 2022-11-12

这时留在吴江的还有九十五艘战船,宋军首先出动了六十艘战船,分为三队,每队有一艘八百料的大船作为指挥船,分从三路,首先对洞庭东山发动了进攻。

守卫洞庭东山的是潘壬,一见这一次宋军大举进攻,不比前几次了,也不敢大意,出动了留在洞庭东山的全部船只,迎战宋军。

双方的战船数量虽然大置相等,但叛军的战船大多都是渔船货船,其中不乏只能装十余人的小舟,无论是船只的质量性能和武器,远远无法与宋军的正规战船相比。加上宋军的士兵都是久经训练的精锐战士,远非由渔民船夫所组成的叛军可以抗衡。

因此双方一开战,叛军就被宋军一阵猛攻,打得昏头转向,毫无还手之力,船只一艘一艘的起火,被撞翻,被击沉的不在少数。不到半个时辰,就有近半的战船被摧毁。而叛军本来就没有多少斗志,这一下更是无心恋战,其他船只不是逃回洞庭东山的背后,就是向湖心逃窜。潘壬一见,只好命人去向镇守洞庭西山的陈亦超请救支援。

击溃了叛军的船队之后,郑四海立刻下令,宋军的战船立刻呈扇面展开,形成一个半弧,向洞庭东山靠陇过去,在离岸边约六七十步的距离时,以弓箭和火器,向沿岸的守军发动了攻击。而且郑四海又下令,由二十五艘战船组成蹬岸队每艘船上各装四十名士兵,也开始出发,同时换好了水靠的水兵们也下水出发,跟在登岸船队后面,向洞庭东山逼近过去。

洞庭东山离岸边最近的地方不过三百余步,以战船的进驶速度,也不过是片刻的时间就到了,游水也花不了多少时间。而这时陈亦超也率领看援军从东北方向赶到。围攻洞庭西山的船队立刻调转了船头,去迎战援军。把位置让给登岸队。

但洞庭西山沿岸的守卫己被刚才宋军的一轮远程攻击打得七零八落,还没等叛军重新组织好防线,登岸船队就已经靠近了岸边,船上的宋兵挥舞着兵器,纷纷从船上跳下,趟着湖水,杀上岸去。岸上的叛军只能迎战,双方就在岸边展开了厮杀。

随后的水军也都陆续游到了岸边,纷纷从水中上岸,加入战团中去。而运送登岸士兵的船队也立刻调转船头,返回岸边去接下一批登岸的宋军。

而在洞庭西山成功登岸的宋军已有一千八百多人,在登岸将领的指挥下,宋军迅速在岸边组建了巩固的阵地,然后逐步逐步,向岛中心推进过去。

这时陈亦超的支援船队也和宋军交上战了。但他们同样也不是宋军的对手,双方交战不一会儿,叛军就明显的支持不住,被宋军杀得大乱。而且陈亦超也看到,宋军的登岸部队已经成功的登上了洞庭西山,因此他只得下令,让船队向洞庭西山靠陇,弃舟登岸,去增援岸上的守军,希望利用在岛上的地理优势,打退宋军的进攻。

但陈亦超率军登岸之后,宋军的水军也随即一分为二,留下一半的战船在水面巡视,阻截落单逃跑的战船。而另一半战船也在洞庭西山靠岸,船上的士兵也都纷纷杀上岸去,增援岸上的宋军。

在岸边观战的曹勋和郑四海对目前的战局十分满意,知道现在大局以定,现在登岸船队也重新装载齐全了登岸的宋军,连同水军一起出发去攻取洞庭西山。而叛军的兵力都已经吸引到了洞庭东山来了,洞庭西山的守上一定十分空虚,一定可以轻易攻占洞庭西山。

而这时在洞庭东山,登岸的宋军约有二千六七百人,而陈亦超的叛军上岸之后,叛军的数量也有近两千人。宋军在人数上占有一定的优势,但叛军占有地利,同时叛军也知道,这是到了最后的关头,如果顶不住宋军,大家就都没命了,因此也都拼命奋战,战场上的争斗也变得激烈起来,宋军毎前进一步都十分困难。但叛军也只是仅仅能够抵挡住宋军的进攻,想把宋军赶下岛去,就更不可能了。

不过曹勋并不紧张,因为从总体看下去,现在叛军已经使用出了全部的兵力,再也没有其他的后备力量了,但宋军还有足够的兵力,而且叛军的水面力量基本已经被宋军扫淸,只能被困守在岛上,宋军却可以从容不迫的将后备兵力源源不断的运送到岛上去,因此可以说宋军的取胜已经只是时间问题了。

因此曹勋立刻下令,宋军出动了剩下的十艘战船,又将新一批登岸的宋军送到洞庭东山去。

这一次送到洞庭东山的宋军虽然只有五百人,但也足以打破目前在洞庭东山上的僵局,由其是宋军都淸楚,自己的援军还可以源源不断的送来,因此人人信心倍增,勇气十足,因此逐渐占据了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