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倩如立时霞生玉颊,道:“姐姐,你不要走了。”
赵月如微微笑道:“你们都半年没见了,那还不想念的,今天还是让他陪你一个人吧,不过可要记着,明天还是上朝,可一定要早起来。”说着转身离开了。
其实赵倩如心里那有不想和杨炎尽欢,听赵月如这么一说,虽然心里害羞,但也伏在杨炎身上,一动不动。等赵月如离开之后,杨炎才将赵倩如抱到床榻上,用实际行动来回报对赵倩如的相思之情。
第二天一早,杨炎和赵月如先赶到军营,集合人马,让曹勋带领,进城接受皇帝的检阅。他们两人先行赶到皇宫中,陪同赵忱和其他大臣一起先前往大宋的祖庙,拜祭宋朝的列代先君,并向祖宗报知了这次对西夏大捷的胜利消息。
然后赵忱在政事堂五大臣的陪同下,来到了校军场上,检阅三军。并且举行献俘仪式。
西夏军的俘虏大部份都被西夏朝廷赎回,只剩下不足两千人,杨炎只从中挑选二百名身体强壮的俘虏,带回建康,反正这也只是做个样子,至于首级,更是不用。不过西夏军的战利品到是不少,刀枪器皿,锣鼓帐蓬,战马旗帜甲胄,应有尽有,由其是三百件全套“铁鹞子”的铁甲,连同战马一起,全都披挂整齐,虽然没有骑士,但依然可以感觉到沉重的压迫感,令赵忱和不少官员都住足仔细观看,也成为这次“献俘”的重点。
接下来举得的是阅军,休息了一夜之后,士兵们都恢复了疲劳,精神饱满的列着整齐的队伍,从观武台前走过,并在观武台前驻足,对赵忱三呼万岁。
随后赵忱在观武台上高声朗读为阵亡战士致哀的祭文,并宣布了对阵亡将士的嘉奖。接下来就是对其他将士的封赏进级。当然这些进级的命令早就已经传到了四川,众将都已经知道自己晋升的官职,不过现在是由皇帝亲手颁发晋升令,也觉得十分光荣。同时每个人还根据功劳大小,获得数目不等的赏钱,除了杨炎获得食邑之外,其他统制以上的将领还都被赐给数额不等的土地,因此众将士都皆大欢喜。
当然还有驻扎四川的将士不能亲自到建康来接受封赏,但这次也一并宣布,并派使臣带到四川,散发给将士们。
最后,赵忱又宣布当晚在宫中举行国宴,庆贺胜利,同时犒赏叁军。
接着赵忱在殿和单独招见杨炎,陪同的还有韩彦直、赵汝愚、王炎、辛弃疾四人。这时杨炎才将有蒙古使臣随自己一起回建康的事情向众人说明,并且将收集的蒙古资料呈献给众人。
联合蒙古,夹击金国的事情众人到是都知道,因此对蒙古的资料也十分感兴趣。赵忱道:“杨卿这次不反打败了西夏军,而且还带回了蒙古的使臣又为朝廷立下了一件大功。”
杨炎笑道:“这个臣可不敢居功,连络蒙古都是赖文政、阿里等人的功劳,臣只是顺便把他们带回建康而己。”
赵忱笑道:“胜而不骄,我大宋恐怕只杨卿一人而已。”转头又对韩彦直道:“韩卿,你看朕何时招见蒙古使臣为好。”
韩彦直道:“陛下,联蒙拒金,固然是好计,不过我大宋与蒙古并不相接,联络起来十分困难,恐怕也未必能够行动一致。而且蒙古使臣虽然已经到了建康,但阿里不过是一介胡商,他的见解未必全面,我们并不了解蒙古的真正情况,也不知蒙古的真实意图如何?因此臣以为联蒙之计,还当慎重。”
赵忱点点头,道:“杨卿,你认为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