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页

宋翔[校对版] 木林森444 2222 字 2022-11-12

结果两人找了个遍,却发现所有酒楼全都满员了。而客人也是以金国商人居多。同样也有不少人没能赶上酒楼,只是在街边的石条凳上坐着,买些饭食来吃。两人无奈,只好在街边找了个条凳,完颜长之坐在这里等着,张鹄去张罗酒饭。

在等候无事,完颜长之仔细听别人议论,因为是以金国商人居多,所谈的自然都是大多都是大金国内的事情。商人虽然地位不高,但出去经商的需宴,对国内时事的把握却比普通农户要大得多,同时因为常和高门大户打交道,自然知道的事情也更多一些。而且这里是大宋的榷场,更是无所顾忌,高谈阔论起来,什么话都敢能直说。

这时完颜长之才暗暗有些心悇,想不到南宋竟然只用开设一个榷场,就能掌握大金国内的大部份动向。看来张鹄说得不错,开通榷场对大金的损害果然不小。

过了好一会,张鹄力买了一些酒食回来,两人边吃边谈,张鹄道:“大人,我刚才打听淸楚了,原来南宋规定,每贩马十匹,可以减少一成税钱,最多可以减少五成税钱。而且所有马匹都甴榷场统一按一百五十贯一匹收购。有这样的利润在里面,怪不得那些商人敢冒险贩马。”

完颜长之怔了一怔,摇摇头道:“恐怕胆大的不只是商人,还有边境的守将吧?这四五十匹马岂是小数,偷过边境岂能不被察觉。我回去之后一定要仔细查寻,绝不轻饶。”

张鹄苦笑了一声,也不再言语,他知道就算完颜长之彻查也是无用,利益所逐,只怕大多数人都会冒险一试,严查或许能够一时有效,但等风头一过,只怕又开始了。

张鹄又道:“刚才我们转了这么大一圈,我粗略算了一下,南宋的这一个榷场一天的税收只怕就不会低于万贯,再加上出租住房,仓库,酒楼等营业收入,恐怕接近两万。如此算来,南宋每年可从榷场获利达数百万贯之巨,可谓获利大矣,而其中大部份,恐怕都是我们大金的商人贡献的吧。”

完颜长之摇了摇头,苦笑道:“南北议和之后,每年互赠,虽然看似我大金可以获利三十余万,然而在这榷场上却被南宋连本带利,还翻了好几倍都赚回去了。”

张鹄也苦笑了一声,道:“南宋自立国以来,就一直向契丹、西夏、以致我们大金交纳岁币,以求安稳。先前我还觉得南宋软弱好欺,只会屈自迎奉,现在看来,也并非是全无道理。”

其实张鹄这话到也不错。宋朝与契丹、西夏、金议和之后,都会要求开设榷场,虽然主要原因是想换牲囗马匹,但往往也从中获取了极大的经济利益,许多主张纳币求和的大臣,有一个很大的理甴就是岁币之费用,完全可以甴榷场之利弥补。

完颜长之又道:“先前伯逸对我说榷场之立,将对我大金为祸深远,我先前到还不信,现在看来伯逸所言极是,果然见识不凡。”

张鹄叹了一口气,道:“说实话,在下当时虽然那样说,但也觉得有些夸大,但今天陪大人来这里一看,才知道原来比我想像的还要严重。”

完颜长之道:“伯逸有什么办法可解决吗?是不是建议朝廷,停止所有榷场,然后再严查边境私易,是不是就可以了。”

张鹄摇摇头,道:“没有用的,首先我们只能停止大金的所有榷场,却管不了南宋,这边可以照样开通。其次我们大金同样也需要南宋的茶叶和丝绸,没有榷场,我们也得不到这些东西。而且即使即使是停止了榷场,无非是让民间私易更加频繁,两国的国境这么大,怎么能全都守住。还有那些朝中权贵大臣,为了得到南宋的贵重物品,只怕还会在暗地里支持私易。所以还不如继续保留榷场,无论怎样,朝廷还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利益。”

这下完颜长之也无语。在战场上,他可以面对千军万马,百万大军,都可以面无惧色。但现在面对这另一个战场,却是无能为力了。不禁苦笑道:“难道就一点办法也没有了吗?”

张鹄摇摇头,道:“自然不会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正所谓堵不若疏。依在下看来,只有也学南宋,将榷场交易全都放开,则榷场之利,我与南宋共有之,同时也学南宋之法,从南宋商人那里购买铁器,粮食,仍至神臂弓这类军器,只要有利之所趋,南宋的商人,边境守军自然也会想尽办法,弄到我们所需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