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倩如看了看杨炎,轻轻叹了一口气,道:“既然你这么坚持,那就如你所愿吧,你就算炎郎的妾室,不过以后这称呼也要改一改了,也叫官人吧。”
不过在杨炎看来,为妻为妾只不过是一个名称不同罢了,赵倩如和流苏也不会因此而轻视严蕊,只要自己还是一样对待严蕊,也就是了。因此见赵倩如同意,也没有别的意见。
而府里上上下下也早就知道,流苏和严蕊迟早都是杨炎的妻妾,因此虽然连着办了三次喜事,似乎太快了一点,不过想到杨炎马上就要离家出征,在出征前,这该办的事情自然要赶紧办了,因此到也不觉得有什么奇怪。何况每个家人都给了三次赏钱,虽然在杨炎和赵倩如的成亲当天发生了意外,死伤了不少人,但整个府中乃然是皆大欢喜,又热热闹闹庆祝了好几天。
※※※
随着启程的时间一天一天临近,各项准备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杨炎提出调魏昌随军一起出征的要求不仅得到了同意,而且赵昚还特意批准,魏昌一共还带去两百名工匠,其中还包括上一次杨炎见刭的那个善于制造火药的孙伟。
同时杨炎又向赵昚奏明了广州的知州程元州勾结海盗的事宜,贿赂朝廷官员的罪行,提出弹亥,请求朝廷将程元州治罪,并推荐广州通判赵汝愚按替程元州的位置,同时也将孟兰君有意归降朝廷,帮助朝廷平定南海的海盗的意图也报了上去,并且奏明了孟兰君一家的冤屈,以及这一次平定摩尼教中,孟兰君协助水军进攻高州的功劳。
一般来说,转运使或是制置使同地方上的行政长官发生冲突,朝廷的处理都会偏向转运使或是制置使,将地方官员降职或是另调他处为官,一来是因为转运使或是制置使比军、州、府的官员级别要高,二来也是因为转运使或是制置使都是由朝廷直接派到地方去,还是属于京官,朝廷对他们的信任度要高一些。当然这也不是绝对,如果某些地方官的门路太广,根基太深,靠山太硬也会出现例外。
不过程元州显然不属于此列,而杨炎现在正是朝廷倚重的人选,他提出了弹亥,这一点面子朝廷还是要给的,而且程元州勾结海盗一事,广东路转运使岳霖和通判赵汝愚也上奏过朝廷,贿赂朝廷官员也有实物为证,可以说是证据却凿,对此赵昚也无任何异议,立刻下旨将程元州革职查办,由于目前情况特殊,俱体查办的时间由杨炎自己择机处置。
第三百一十七章 再上征途(七)
而杨炎推荐的赵汝愚是乾道二年(1166年)的状元,在临安担任秘书省正字,著作郎的时候颇有建树,本来就是朝廷计划重点陪养和提拔的青年官员,因此赵昚对这项提议也无异议,立即诏准,并责成赵汝愚上任之后察清孟兰君一家的冤屈,为她家平冤昭雪。并赫免孟兰君为海盗的罪行,在杨炎部下听用,待平定了南海的海盗之后,再论功行赏。
这时朝廷又下旨,又加杨炎为广南东路制置使,并调待卫步军司副指挥使戚方率领五千新补充的步军司人马随杨炎一齐去广南,协助杨炎平定广南,当然还是归杨炎节制。因为赵昚想到,要平定海盗,必须两广齐心协力,方可施行。虽然杨炎现在能够节制广东路的人马,但必竟不是广东路的行政长官,处理事务还是十分麻烦,因此索性就给他加上了广南东路制置使的头街,好让他方便行事。
而戚方在杨炎第一次到广南,交结完毕之后,就被调回到了临安。因为当时杨炎是马军司副指挥使,戚方是步军司副指挥使,职务是平等的,但戚方的官阶是正五品中侍大夫,比杨炎要高,按大宋惯例,是不能做为杨炎的下属。而回到临安之后,步军司的正指挥使吴拱以返回四川家里养病,而整个步军司都在广南,戚方主要是付责招募新兵,补充步军司损失的人马。
现在杨炎已经升为镇南军承宣使,品级已经超过了戚方,而且戚方也以训须好了五千多精兵,因此赵昚想到让戚方和杨炎一起去广南,接管步军司的人马并协助杨炎。而且现在杨炎己身为两路制置使,实际的权力太大,让戚方去广南接管步军司的人马,对杨炎也有一定的牵制作用。虽然杨炎也能节制戚方,但毕竟不能直接调动步军司的人马了。
这到并不是刻意针对杨炎,让大臣们互相牵制,也是大宋的一惯做法。杨炎现在多多少少也明白一些事了,不过见自己提出的几项要求都得到了朝廷的同意,也觉得很满意,这时也就没有什幺不满了。
在启程的前一天,杨沂中派人来叫杨炎一家人全部都过去,一家人一齐吃一个团圆饭,也兼给他送行。因此这一天杨炎早早就处理完公务,回家带着三位夫人,还有铁成林和谷雪萍一道过去杨沂中的府中。只是万显声、谷正扬、乙休兄弟三人不愿过去,杨炎知道他们的脾气,也不免强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