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页

宋翔[校对版] 木林森444 2137 字 2022-11-12

大理的正使甘华是大理的现任宰相,是一个五十岁左右的老人,身材削瘦,头发花白。而副使刘仁先是一个二十四五岁的年轻人,中上等身材,但十分均称,一看就是一股武将的气质。因为现在杨炎是广西的最高官员,他们两人见了杨炎,都十分客气。

不过说实话,虽然知道了刘仁先就是当年和自己一齐参加战场比试的八个人之一,但杨炎对他确实一点印像也没有。不过在这种场合,也只有装作还记得的样子,套了好一阵近乎。

果然不出杨炎所料,他们这一次出使大宋确实是向大宋求救来了。

原来大理国民是以白族为主,辅以“乌蛮”(彝族)么些(纳西)“卢蛮”(傈僳族)“金齿百夷”(傣族)“白衣”(傣族)等其他民族并居。以段氏为帝,布燮(宰相)等大臣作辅佐。官员主要由白族的贵族为主,地方行政,划为府、郡,共分五城八府四郡三十七部。但各府、郡的部族和部落虽然接受府、郡长吏的统治,但仍由本族的头人管理自己内部的事务。不过大理诸帝历来以宽仁治国,因此各部族之间基本还能教平相处。

但在白族内部,以高氐势力最为强大,已经超过了段氐,早在宋绍圣元年(1094年),大理国权臣、高升泰便废掉保定帝,夺取政权,自立为帝,称“大中国”。高升泰死后,其子高泰明迫于其他各族的压力,还位于段氏,改立段正明之弟段正淳为主,是为安文帝。而以高氏世袭宰相,把持大理朝政。

但从此之后,高氐仍念念不忘,一直都在寻找机会夺取大理帝位,高氐一族势力虽大,但终不能和大理其他所有部族合力相比,因此一直没有机会。终于到了这一代的高氐之主高建铭,勾结支趾国,请来支趾国的人马,杀死大理现任国君正康帝段正兴,夺取君位,并以武力弹压各族。

而大理国中一批忠于段氐的大臣,部族首领,保着正康帝的幼子段智兴,逃出京城,一路流亡与太宋接壤的石城郡,并立为段智兴帝,继续抵抗高建铭和支趾大军。但无奈现在兵微将寡,地少人稀,跟本不是交趾大军的对手,经过众人商议之后,只得派出使团,向大宋求救了。

大理自段氐称帝之后,一直和大宋保持交好,在大宋政和七年(1117年),大理国君宣仁帝段和誉更遣使入汴京朝贡,当时徽宗当朝,正式册封段和誉为“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云南节度使、上柱国、大理国王”,成为大宋的正式藩属。因此在这危难之极,才派出这个使节团,出使大宋求救。不过由于现在大理几乎名存实亡,流亡的君臣实在凑不出几件像样贡礼,只好把正康帝的长女,秀玉长公主段燕珠送到大宋和亲。

杨炎听了,也不禁为大理国运唏嘘不己。不过大宋是否出兵,可不由他说了算,因此杨炎也不置可否。只说自己会立刻上书朝廷,看朝廷对大理使团的态度。甘华和刘仁先听了,也只能如此。又对杨炎称谢不巳。又送上给杨炎的礼物,但都被杨炎婉言谢绝了。

晚上杨炎和赵倩如安排酒宴,招待大理使臣一行。监军曹安民,以及静江府的各级官员辛弃疾、陈亮、周信、董原等全都出席。这还是大理使节团进入大宋之后受到的最高接待,顿感受宠若惊,由有这边有大宋的公主出面,因此这一次来和亲的大理秀玉长公主段燕珠也出席参加。

段燕珠的年纪不超过二十岁,虽然比不上赵倩如,但也算是极出色的美人。容貌秀美,端装典雅,虽是亡国的公主,但也不失皇室风度。只是言语并不多,而且眉宇之间,似乎总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大慨是牵挂着祖国的变故吧。

宴罢之后,双方都在焦急的等待着临安那边的消息。在等待的时间里,杨炎又将曹勋和高震叫回静江府,将临安发生的事情也告诉了他们,曹勋和高震听了也大吃了一惊,但事到如今,也只能听杨炎的。接下来杨炎又将自己离开广南之后的军事指挥权移交给两人,又详细安排下一步的作战布置。

然后又令周信去打探大理境内的虚实,因为无论这一次杨炎回临安命运如何,大理救求也是大事,了解大理的俱体情况也是应该的。

十天以后,临安的诏令传来,同意由杨炎护卫大理使节团回临安。

大理使团等待这一天早己是望穿秋水了,一见诏令下达,立刻就收拾行装,准备启程。其实他们也没有什么行装可收拾的。反到是杨炎、赵倩如他们的行李到有一大堆。林姹紫和林嫣红姊妹俩被杨炎带回静江府以后,都做了赵倩如的侍女,相处了几天之后,赵倩如发现这姊妹俩到是识文断字,提笔能文。到是不同于普通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