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盖
他是张俊的侄子,不过大家不要误会他是个纯粹的纨绔子弟,相比田师中之流完全靠拍马屁往上爬的家伙,他还是有一定战斗力的。张子盖先是跟随韩世忠,曾参与讨伐苗傅叛军,因功升到武功郎。
绍兴六年,伪齐大举南侵,此时张子盖已转到叔叔张俊部下,藕塘之战有战功。金人破盟之后,张俊所部收复宿、亳二州,败金兵于柘皋的重大战役,张子盖都参与了,但并无什么突出战绩。就这样,后来也升到了节度使的军衔(比在韩世忠手下升的快多了),不能不说是凭借了叔叔的关系,王德看不起他估计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完颜亮破盟,张子盖迎来了给自己正名的机会,他受命援救海州,在城外与金兵大战,两败金兵,将数千金兵赶入水中淹死,终于解海州之围。虽然之后他并没有接受魏胜的建议,趁胜追击,而是以“受诏解围,不知其他。”的理由退回了泗州,但考虑到此时他已年界五十,其他南渡将领如成闵、赵密、王权等到了这个年龄多已变得胆小怕事,张子盖能在野战中击败金兵,殊为不易。
后来张子盖还曾招降金将萧鹧巴、耶律造哩等人,但又应了能战之将不长命的规律,孝宗继位后不久因病去世,年五十一。
戚方
戚方盗贼出身,后率众赴健康投杜充。杜充叛变后,部下星散,戚方纠合散兵四处劫掠,杀知镇江府兼浙西安抚使胡唐老(刘光世也当过这个官,很大的官)、破广德军、围宣州,成为纵横一方的大寇,令南宋朝廷十分头疼。后来张俊率军进剿,戚方遇到了当时刚刚崭露头角的岳飞,被打的大败,正无路可去之时,张俊派人招降,于是戚方就受了招安,也因此引出一句很著名的话:“要高官,受招安”。
绍兴十年金人破盟,戚方也曾被派到北方搞敌后游击战,以发挥其当过流贼的优势,不过似乎没有什么战果。濠州之战,张俊部中伏大败,戚方也有参与,担任殿后之军,说明张俊对他的将才还是比较信任的。
这以后戚方一直步军司中任职,到了绍兴三十年,朝廷为了加强下游防守,成立江州军区,戚方被任命为司令,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帅。完颜亮南侵时,戚方表现还是比较积极的,曾派部将张宝收复被金兵攻占的蒋州。绍兴三十二年,改任添差两浙东路马步军副都总管,驻绍兴。
隆兴北伐失败后,戚方被重新委以重任,先是派去守濠州,之后又接替草包刘宝任要职镇江军区司令,军衔也升为节度使。但不久宋金就议和了,戚方估计心里很美,靠着北伐失败这段危机时期,又得以调回正规军中,军衔还升了一级,真是划算。
之后宋金之间无仗可打,戚方贪财的老毛病又犯了,盘剥士卒,虚报军额,结交内臣,军士怨声载道。但孝宗毕竟不是高宗,眼里揉不得沙子,镇江又是如此重要的军区,戚方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乾道三年,戚方因治军无方、结交宦官被免职,发往信州居住,和他有瓜葛的两个宦官也被孝宗狠狠处罚。
南渡诸将群像8:吴氏部将及其他
吴氏兄弟部将
姚仲
吴玠部将,仙人关之战,金兵集中力量猛攻西北楼,当时只是统领的姚仲登楼死战,楼倾斜,姚仲以帛为绳将其拉正,金人又纵火焚楼柱,姚仲以酒扑灭之(这个“酒”估计水分含量很大)。吴玠去世后,姚仲隶属吴璘麾下。绍兴十年,金人攻石壁寨,姚仲力却之,后又在凤翔力战金副元帅撒离喝,杀获甚多。
金将胡盏与习不祝聚兵五万屯刘家圈,吴璘讨之,派姚仲与王彦翻越天险峻岭,直低敌寨之外,金人大惊,遂被宋军击败。姚仲因功被授予观察使军衔,驻阶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