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页

这个堡垒的古怪名字,是来自一位姓杨的郎中。

在大踏步的撤退以后,固原镇的所有守军,都已经撤退到了固原城的附近。靠近宁夏镇的所有堡垒要塞,都全部放弃了。这个杨郎中堡,就是固原城北面的一个城堡,里面驻扎有大约五百人。

如此要害的地方,为什么只驻扎有五百人?原因很简单,这里是白衣军发起攻击的必经之路。如果宁夏镇的白衣军,要向固原城发起攻击的话,首先要夺取的就是杨郎中堡。换言之,就是驻守在这里的人,只要白衣军发起攻击,他们的小命,统统要完蛋。

试问,在这样的背景下,会有多少人愿意驻守在这里?谁也不愿意在白衣军发起进攻的时候,就丢掉自己的小命不是?因此,最终被发配到这里来的,都是那种没有后台,没有背景,却又不敢反抗的家伙。嗯,准确的来说,他们应该叫做炮灰。整个杨郎中堡,就是一群炮灰的集合体。而杨郎中堡本身,也是炮灰的存在。

现在,这么一群炮灰,正坐在杨郎中堡里面的空地上,闷声闷气的讨论他们的未来。谁也不知道,白衣军会在什么时候发起进攻。如果他们没有想到更好的出路,那么,在白衣军发起进攻的时候,肯定是要完蛋的。不想死的话,就只有寻找其他的出路。

几个负责杨郎中堡防卫的军官,都干脆远远的躲开了。在这样的诡异气氛下,他们还是很会做的。万一将下面的人惹恼了,他们反将起来,将自己给砍了,再去投靠白衣军,那就完蛋了。延绥镇的很多城堡,就是这样陷落的。谁没事愿意和自己的小命过不去呢?只要不牵连自己,那些家伙爱去哪里去哪里,眼不见为净。

“咳,兄弟们,你们有没有听说,甘肃镇完蛋了?据说,白衣军在古浪城打败了鞑子,准备收复整个甘肃镇了。大家说,要是白衣军连甘肃镇都控制了,就剩下咱们固原镇,能支撑几天?”忽然间,有人大声的说道。说话的是一个大嗓门,身体也十分的魁梧。整个杨郎中堡里面,估计就是他的体格最为魁梧了。

“我说,兄弟们,不如我们也投降白衣军算了。听说甘肃镇的很多兄弟,都投降白衣军了。”有人低声的说道。

“老哥,咱们不是投降,咱们是投靠。”有人笑着大声的纠正。

这样的公开议论,在杨郎中堡,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守军绷紧的神经,需要放松,需要发泄。他们对来自外面的任何有关白衣军的信息,都特别的在意。甘肃镇的消息,他们都不知道详细的情况,只是根据听来的谣言,胡乱分析的。不过,所谓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他们的分析,倒也没有错误太多。

在白衣军的压力下,固原镇的守军,出现了两极分化。一类人,试图拼命的向后跑,脱离和白衣军的接触。他们试图避开白衣军的兵锋,继续保存自己的性命。另外一类人,则试图投靠白衣军。反正朝廷这边是烂透了,还不如投靠白衣军来的实在。

第498章 巍巍紫禁城,美丽的倩影,远走越远……

这些日子,有关白衣军的消息,不断的传来。固原镇的守军,虽然试图努力的封锁消息,不让下面的士卒知道真相。可是,世界上,哪有不透风的墙?特别是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时候,连很多明军的高级军官都心灰意冷,另谋出路,自然不会保密。于是,白衣军先后打败了林丹汗,打败了莫日根的消息,都让下面的士卒知道了。可想而知,这些消息,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震撼。

无论是什么军队,他们的基层士兵,都是渴望打胜仗的。杨郎中堡的这些明军,当然也不例外。西北地区的明军,经常受到鞑子的欺负。他们最大的愿望,其实就是杀鞑子。只可惜,以前,他们从来没有这样的机会。只有在白衣军出现以后,这个愿望,才变成了现实了。如果有机会虐待一下鞑子,恐怕所有的士卒都不会拒绝。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固原镇的大部分士卒,多多少少都有些投靠白衣军的念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朝廷的军队,根本不是白衣军的对手啊。投靠白衣军,没有风险,只有收益。这样的好事,有谁不会动心?

“哒哒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