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页

在白衣军的军营中间,不断的有伤员被送过来。医疗营在这里设置了简单的野战医院,专门负责收治伤员。工兵营的战士,这时候都成了运输队,专门负责搬运伤员。工兵营的统领李彦飞,也是白衣军的老人了,在威镇堡的时候,就跟随徐兴夏战斗了。此刻,他正紧绷着脸,面无表情的统计伤员和死者的数字。

为了方便计算,徐兴夏在白衣军内部,推广了阿拉伯数字。这样简单易记的数字,的确比传统的算筹要通俗易懂,一般人都能掌握。和阿拉伯数字有关的,自然就是基本的加减乘除算法了。加法和减法比较简单,能掌握的人比较多。只要脑子比较灵活的,基本上都能掌握。至于乘法和除法,内容有点深奥,一般人都掌握不了。

当然,总是有些脑筋比较灵活,又愿意刻苦学习的人,可以突破一般人的限制,掌握乘法和除法。比如说,李彦飞就是这样的人。他的战斗技能,其实不怎么出色,在徐兴夏身边的时候,经常担任的角色就是传令兵。不过,他在算数方面倒是不错,基本的加减乘除都比较熟练,三位数的混合计算,也勉强能够应付。工兵营很多时候都需要用到算术,有一技之长的他,就被委任为工兵营的统领了。

“你们帮我计算着……”忽然间,李彦飞跟身边的人低声的吩咐几句,就向徐兴夏的方向急匆匆的跑来了。

“大人,我们的伤亡人数,已经超过八百人了。”李彦飞来到徐兴夏的身边,低声的向徐兴夏报告。这是徐兴夏之前专门叮嘱的。八百人,是白衣军战斗人员的十分之一。超过这个界限,徐兴夏就要留心了。必要的话,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措施。

对于一般的军队来说,伤亡百分之十的战斗人员,是不会有问题的。百分之二十也问题不大。但是如果超过百分之三十,就需要小心在意了。一般的军队,能够承受的伤亡,也就是百分之三十左右。特别是那些没有严格训练,没有严密组织的军队,三成的伤亡,足可以导致他们崩溃。大部分的明军都属于这类型。

即使是有严格训练,有严密组织的军队,也需要采取特别措施了。比如说,缩减编制,重新委派军官,变更战斗方式等等。如果不作出适当的调整,战斗肯定是无法继续的。好像后世的红军,在长征的过程中,编制和人员就是不断变化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掌控部队,避免部队的崩溃,保持部队的战斗力。

战斗开始以后,白衣军的伤亡数字,不断的增加,四百、五百、六百、七百……最终,突破了八百……蒙古人的伤亡数字,也在不断的上升。至于到底上升到了多少,徐兴夏并不知道。这个数字,只有林丹汗才知道。但是,他相信,林丹汗应该很快鸣金收兵了。继续打下去,他的所有参战部队,都要全部死光了。

从理论角度来说,一支军队,死伤人数超过三成,就有溃散的可能。如果超过五成,基本上就溃散了。在冷兵器时代,除了某些特殊的精锐部队,伤亡超过五成,还不溃散的军队,基本上是不存在的。但是,历史往往是充满奇迹的,例外也总是有的。

游牧民族的骑兵,一般都能支撑到六成,甚至是七成以上的伤亡。这是由于他们全民皆兵的性质决定的。他们的伤亡人员就算很多,剩下的一小撮人,也可以继续战斗的。当然,这是就单独的一次战斗而言,而不是整个战役。如果是整个战役的话,即使是游牧民族,也是无法承受这么高的伤亡率的。好像海勒金部落这样,连续战斗的损失超过五成,就没有继续抗击白衣军的能力了。

而在遥远的西域,受到宗教信仰的影响,很多军队甚至能支撑到八成以上的伤亡,也不会溃散。当年蒙古人在西亚地区和马穆鲁克骑兵厮杀,最终不敌,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马穆鲁克骑兵的出身,都是充满了宗教信仰的奴隶。他们是真的死战不退的,哪怕是全军覆没,都没有人退缩的。他们生下来的唯一目的,就是战斗。因此,即使是好战的蒙古人和他们相比,也不得不甘拜下风。

徐兴夏忽然放下千里镜,随口说道:“蒙古人要撤退了。”

林深河似乎也有感觉,他看看远处的蒙古人大营,自言自语的说道:“是的!”

“呜呜呜!”

话音未落,就听到远处传来阵阵的悲怆的牛角号。蒙古人传达命令使用的,都是牛角号。不同的是,发起进攻的牛角号,显得很急促,很激昂,让人精神振奋,恨不得立刻上阵厮杀。而撤兵的牛角号,则显得很迟缓,很哀伤,让人觉得心情很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