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页

这么大块的玻璃,转手出去以后,卖到三百五十两一块,那是绝对没有问题的。而他身边的这些二道贩子,加价卖到四百两一块,也是没有问题的。换言之,就是一转手,他刘志强就赚了一大笔。四百片的玻璃,每片赚五十两,那就是二万两啊!二万两白花花的银子啊,无论对谁来说,都不是小数目了!

仅仅是转一次手,就赚到了二万两的银子,简直是跟做梦一样!这二万两的银子,可是纯粹的利润啊,几乎不需要任何的成本!如果是葵园楼,估计三五个月下来,也未必能赚到二万两的利润!这还是第一批玻璃的利润,要是再多几批,甚至是每个月都有几批的话,银子简直会像流水一样,哗啦啦的流进他的口袋。

一时间,刘志强竟然觉得有点不安,觉得自己是不是赚得太多了,是不是占了徐兴夏太多的便宜。如果是别人,他肯定不会有这样的心理。有便宜不占是傻蛋啊!可是,他面对的是徐兴夏啊!徐老魔的外号,绝对不是白叫的,有些事情,还是必须诚恳一点好,以免对方的内心有芥蒂。思索再三,刘志强有点诚惶诚恐的说道:“徐千户,这个价格是不是太低了?”

徐兴夏随口说道:“没关系。”

给刘志强的利润,是他一早就考虑清楚的。这分利润,也是刘志强应该得到的。其实,对于玻璃的推广,徐兴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他没有完善的商业网络,身边也没有做生意的人才。因此,只有给刘志强足够的甜头,他才会拼命的推广玻璃的。有利益才有动力。酒香也怕巷子深,如果没有人花大力气去推广,去开拓市场,哪怕是利润再高的东西,都是有局限性的。

况且,随着大量的玻璃投放到市场,价格肯定是走低的。或许不久以后,刘志强想要每片玻璃都赚取五十两银子的利润,已经不太可能了。但是,他的玻璃出厂价,是肯定不会降低的。三百两一片,没有钱的人,就不要来袭扰了。

“行,大恩不言谢,这些玻璃,我都要了。”刘志强也是爽快人,立刻朗声说道。他随即和徐兴夏商定,徐兴夏每个月提供一百箱的玻璃,都全部交给他来转卖。结算方式,则使用晋商的四海钱庄银票。这也是宁夏镇乃至是陕西地区,最通用的银票。

这时候,其他的商人,都已经是两眼发亮,开始憧憬自己的美好未来了。在潜意识里,他们开始告诫自己,以后,一定要紧跟这个徐兴夏的步伐。只要跟着徐兴夏,就不怕没有钱赚。连玻璃这么珍贵的东西,他都能搞到这么多,还有什么是搞不到的?

第324章 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正月的蒙古大草原,气候还是比较寒冷的。早上太阳还没有出来的时候,干枯的草尖上,总是凝结着一层白色的寒霜。马蹄从附近的草地上掠过,寒霜纷纷被震碎。如果是下雪的话,大地则是一片的雪白,白茫茫的一片,根本看不到任何其他的颜色。最寒冷的时候,平地雪厚三尺,连战马都无法行走。

一般来说,在这样的天气中,即使是游牧民族的牧民都很少出来活动的。他们都会选择躲藏在温暖的帐篷里,等待春天的到来。然而,在这个寒冬,在巴彦淖尔草原的周围,却是一片的热火朝天,完全有反常态。凌乱的马蹄声,不断的传来,完全打碎了大草原的宁静。隐约间,还能听到断断续续的枪响。

这里乃是海勒金部落的活动范围,以前,在这个时候,即使偶尔有人活动,也是海勒金部落的鞑子。要么是他们的斥候,要么是他们的巡逻队。可是,今年,却是一个海勒金部落鞑子的身影,都没有看到。海勒金部落的鞑子,仿佛完全从这片区域消失了。相反的,在这里却活跃着一群前所未有的人群。

他们穿着蔚蓝色的笔挺的军服,扎着醒目的腰带,披着白色的披风。他们没有严实的甲胄,没有厚重的头盔,有的只是轻便和灵活。他们使用的武器,也不是弯刀、长矛或者弓箭,而是火枪。他们的军旗,是一条握着双刀的金龙。他们好像是大草原上的幽灵,时聚时散,时分时合,静悄悄的到来,又静悄悄的离开。如果不仔细观察的话,根本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

当然,对于海勒金部落的鞑子来说,这些人绝对是存在的。他们乃是海勒金部落鞑子的噩梦。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海勒金部落的鞑子,才不敢在这里出现。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海勒金和他身边的每个人,都头大如斗,满腔悲愤,却又无可奈何。每天,都有鞑子阵亡在这些人的手里,却无法反击。

在海勒金看来,这是一群非常阴险的家伙。这是一群非常冷酷的家伙。这是一群非常难对付的家伙。他们好像是潜伏的毒蛇,在鞑子不注意的时候,飞快的扑上来,狠狠的咬他们一口。当鞑子回过神来,调集兵力追杀的时候,他们又立刻消失了。他们又好像是勒在海勒金部落脖子上的绳索,正在慢慢的勒紧。

海勒金感觉自己是越来越难喘气了。他不断的派出残存的精锐骑兵,四处搜寻这些人的下落。他知道这些人是什么人,也知道他们到来的目的,更知道是谁派遣他们来的。就是因为他很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他才会感觉到害怕。如果不尽快的消灭这些人,海勒金部落,或许不需要一年的时间,就要彻底的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