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对宋朝阳奉阴违有三个原因,一是王韶杀得狠,产生了一些怨怼,二是忠于董毡各大族,看到董毡去年一直未动,于是学习。三是对宋朝有些处置感到不满,例如溪族。但有一个共同特点,这些部族皆很大,有了那么一点本钱与宋朝顽抗。
郑朗让他们坐下来。
这些人开始诉苦。
郑朗问道:“当初盟誓是怎么说的?”
为了治理河湟,甚至未来治理河西走廊、西夏,执行的非是宋朝政策,而是蕃候制度,比如以人丁征税,这个丁税别当真,还不及诸监给蕃候分红的三分之一,但征了税,也就意味着朝廷才能真正对这里治理。象赤岭西侧,哭着喊着求宋朝去征这个丁税,宋朝也不会去征。而丁数多寡,意味着各州军议事时排名的前后,有多少发言权,并且诸监股契就是按照丁数多少授予的。这是享受,但也要付出。丁数的多少,就要承担多少兵役。
其实所谓的兵役,也就是这次伐夏之战。
难道以后收复幽云十六州还能将吐蕃兵士一口带到河北去,那是不可能的,吐蕃人凶悍是在高原上,到了平原更息菜。
但现在呢。只享受权利,不付出义务可能吗?
盟会上未说伐夏,但说了征兵一事。
这是血盟,郑朗本人也割破了手指,放血入酒,与诸族发誓饮下血酒。
宋朝执行了,事实做得很不错,就连对吐蕃的基础建役所用钱帛,也超出了他在盟会上所说的数字。这些年河湟也的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现在这二十几个蕃候却没有按照盟会所说的那样去做。
凡事占个理儿。
郑朗仅一句,一起语塞,只能认错。
郑朗又说道:“实际原先我授命章质夫,若你们继续不听命令,第三步就是减少或取消息你们作监股契,将这些股契当成奖励,分配给其他蕃候。若再不听,第四步就是剿灭!相信会有许多蕃候愿意配合朝廷,看到你们的灭亡,得到你们的百姓,得到你们的作监契股。”
但郑朗还是给了他们一次机会,去西府讨了手令,让他们前去凉州,通知章楶中止。
然而这时也不需要再消耗了,并且这时各族部下所剩不足两成之数。